整理/游賀凱
這週的節目中邀請「光光老師」繼續接受我們的訪談,從國中專輔老師的位置,分享她所看見的學生樣貌。
這一集的節目中光光老師分享了關於「教養、面容、情緒」的面向,而當我們在思考何以當代的教養似乎也隨著社會貧富差距也走向M型化時,除了背後有著實際家庭資本條件能否支撐的問題,也許還有當代父母對於「教養」一事想要成就的目的。
在我自身的工作經驗中,曾從旁以教育工作者的位置,看過家長努力的給予孩子諸多資源與條件,希望孩子的發展一切順利也有所成就,這是家長的盡心盡力。有時候,我看著這些資源豐沛與過於精緻的教養時,我知道這讓孩子擁有很多外在的裝備,很多的資源,可是,我不知道那會將孩子帶到什麼地方去,有沒有可能,在過於富足的外在裝備與資源中,有些內在的狀態沒有太多機會可以成長,可以跟上環境所需的發展。
我也是一位父親,有時候,我也會面對是不是只要給予某些資源,就可以快速協助孩子解決難題、消除難受的感覺,這種關乎孩子生活經驗與家長想法實踐的選擇。
許多時候我是掙扎的,但也是這種時刻,讓我想要停下來,思考孩子的成長,與我所習慣面對的生活事務有些什麼不同。當家長們在考慮著孩子的教養時,家長已經出社會工作多年,我們或許都習於生活中就是不斷的要解決問題,甚至最好能預防問題的發生,而這種問題解決模式的視角,會不會是家長為了生活與生存的不得已,而必須交換出的自己。
但我也遇過朋友在面對著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在學校中出現桀傲不馴的行為時,他反思自己,在過往變動的家庭生活中對孩子造成了什麼影響。那些年,他得要屢次接受學校的通知到校與師長溝通,儘管讓他苦惱與無奈,他也做了一些超越所謂的教養選擇。
當時的朋友有很好的工作與收入,卻選擇了與他工作的時間管理最不相符的方式陪伴他的孩子,在那些年中,他總是在暑假帶他的孩子有些刻苦的去環島旅行,而且不是快速的那種,他是不計成本效率的在參與他孩子的生活。
這是十多年前朋友和我分享的故事,如今他的孩子已經成年出了社會,在自己的興趣領域繼續投入與成長,偶爾朋友也會傳來訊息,邀請我參與他孩子的活動。
十多年過去,我在教育工作的位置上思考朋友的行動,他將孩子那時出現的叛逆與困難,理解成不是外在資源的問題,也不是一種必須快速解決的任務。他有另一種思維,他相信孩子的狀態,需要他更多的連結與參與,所以他做的,是讓自己與孩子能夠有充分時間的互動相處,儘管,那得要交換他的工作發展與收入。
於是,我想著當代部分的家長給予孩子過於精緻的教養與資源時,是不是因為我們可能擔心,萬一資源給的不夠、教養的策略不夠充分,孩子會遭遇困難、成長會受限。
可是有沒有一種可能,孩子的成長除了這些容易看見、說得出口的需要,還有另一種不容易看見,也不容易發聲的需要,孩子作為一個正在成長的生命,想要真實與深入的互動,在互動中,他能夠知曉自己是被看見與接納的。
那麼,除了親子教養的場域,那些網路上必須迎合的面容,關係中必須管理的情緒,其實都反映了孩子深層的渴望,他們在這個人生只有一次的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想要有人支持與陪伴,而這無關外在資源的多寡、網路上面容的精美、互動中情緒的完美。
有一種可能,我們對於這些過於精緻的看見,需要調整的不是程度的問題,而是我們自身作為家長思維的改換,我們需要面對何以在過去的生活中,我們不易在家庭生活中與孩子建立更為深入的互動關係,如果讓焦點回到我們身上,那我們會看見什麼?是我們身為家長的受限?或是我們身為家長的信念?
也許,過於精緻與否並不是問題,而答案在家長對自己的看見與行動之中。
立即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