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學習和志願服務有什麼不同?服務學習更重視「做中學」

也思專欄

服務學習和志願服務有什麼不同?服務學習更重視「做中學」

本文資訊
作者/專欄小編 Mei 整理
日期/2025.5.28
本文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原來「服務學習」不是「去當志工」

    您以為服務學習就是去當志工嗎?其實它背後藏著不一樣的學習意義。

    服務學習更重視「在做中學」

    「服務學習」和「志願服務」聽起來很像,畢竟兩者都有「服務」兩字,但您以為「服務學習」就是去當志工、累積時數嗎?其實不然!兩者雖然都強調「付出」,但服務學習更重視「在做中學」,讓學生從服務經驗中產生反思、連結課程、發現自我。志願服務則偏向制度化、以貢獻時數為導向。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兩者的差異與連結,無論您是學生、老師,還是關心教育與社會參與的夥伴,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參與方式與學習方向。

    什麼是「志願服務」?

    志願服務(Volunteer Service)是由衛生福利部所主管,具有一套正式制度與規範的公共參與方式。舉例來說,想當志工,需要先完成「志願服務基礎訓練」和「特殊訓練」,再去申請一本《志願服務紀錄冊》,服務的時數會累積記錄在裡面,具有正式的認證功能,未來申請獎學金、升學或參加比賽時也可能派得上用場。這是一種比較正式的公共服務角色。

    【志願服務的特點】

    • 須要完成訓練:包含志願服務基礎訓練與特殊訓練。
    • 有制度性管理:需登錄服務紀錄,並由機構蓋章認可。
    • 可作為申請條件:如申請獎學金、升學、競賽時的證明,或享有國家遊樂區優惠。
    • 強調貢獻社會與他人:以「服務為本」,並非以學習為主要目的。

    【參與志願服務的常見例子】

    • 在醫院擔任導覽志工。
    • 在弱勢團體機構協助日常照顧。
    • 協助辦理大型公益活動。

    什麼是「服務學習」?

    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則是教育部推動的教學方法、課程設計或學習活動。對學生來說,它就像是一堂課或一個活動;對老師來說,它是一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習,在「服務」中反思與成長。它不是單純去服務,更強調「在服務中學習」,將學生的學科知識、反思能力與社會參與結合起來。

    【服務學習的特點】

    • 以學習為核心:重視知識應用與自我成長。
    • 與課程結合:實踐跨領域學習。
    • 強調反思歷程:學生需思考服務過程中的學習與體會。
    • 追求社會正義:在於培養公民素養與社會責任感。

    【課程設計結合服務學習教學法的例子】

    • 公民課設計走訪社區長者的活動(長者訪談),探索高齡化社會議題與挑戰。
    • 地理課結合水質調查與倡議活動,認識家鄉的水資源甚至環境問題。
    • 為社區設計環保宣導活動,提升大家的行動力或幫助社區改善空間使用。

    服務學習課程設計經常和公民意識、社會議題、或者社區參與有關,這些服務不是隨便做做,而是需要和課程結合,經過反思與學習歷程,讓學生真的有所收穫。

    「志願服務」與「服務學習」比較表

    面向 志願服務 服務學習
    所屬主管機關 衛生福利部 教育部
    參與對象 一般民眾或學生 學生
    參與目的 當志工累積服務時數 學習與成長
    是否需訓練 是,須完成基礎與特殊訓練 否,由教師設計課程引導學習
    是否需登錄 是,有《志願服務紀錄冊》 否,配合課程記錄學習成果
    是否與課程結合 是,需結合課程設計
    是否有反思歷程 通常無 必要歷程
    教育目的 累積經驗、培養服務精神 結合學習與服務、深化學習與成長
    重點 參與社會服務、回饋社會 培養公民素養、社會責任

    「服務為本」與「學習導向」相輔相成,共同成長

    不同出發點,共同成長!

    雖然志願服務與服務學習有許多差異,但兩者並非對立的選項。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以相互補充,甚至一個服務活動中,同時包含了志工與學生參與者,只是他們的身分與學習目的不同。

    志願服務以「服務為本」,講求責任與貢獻。

    服務學習則強調「學習導向」,重視反思歷程與自我成長。

    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參與方式,也讓教育與社會服務之間的連結更加緊密與具有意義。

    支持也思

    台灣教育需要您的關注,公民素養的培育歷程將不再孤單。

    也思期待與您同行,讓世界更美麗!YES!

    相關文章
    服務學習的真相
    服務學習慶賀階段與「YES! SDGs 公民行動嘉年華」的連結
    以服務學習慶賀階段連結「YES! SDGs 公民行動嘉年華」——無論是服務者還是被服務者,皆能共同分享成果的喜悅、反思與成長。本文將為您解說服務學習的四個核心階段,以及慶賀階段的三個主要目標。
    與社會退縮者同行
    什麼是社會退縮者?了解社會退縮者的定義與特質
    社會退縮者的起因並非是精神疾病,這是一個複合性的問題,涉及到了個人、家庭與社會的系統性關係。本文將探討社會退縮者的定義、特質與常見例子,社會退縮現象急需人們的關注與幫助。
    也思專欄
    「融」藝文展策展人回饋
    關於「融」藝文展的心路歷程與反思 文/也思秘書長 Anita 第二屆藝文展圓滿落幕,策展過程的辛苦是 ...
    也思專欄
    不同視角下的「融」藝文展
    本次「融」藝文展圓滿落幕, 那麼對於參展者來說,「融」是什麼呢?在閉幕茶會上,各個參展團體分享了他們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以及新的發現……
    也思專欄
    【尊重與包容不同的個人、族群與文化價值】
    融情於不同他人的生命體驗,促進共好與共融的美好社會 文/也思活動專員 劉林謙 融合的最高境界 也思服 ...
    也思專欄
    【讓社會退縮者重新擁有自我敘事、探索自身生命歷程的空間】
    重拾未竟的生命敘事,實現獨一無二的自我 文/也思活動專員 劉林謙 在過程中看見自身力量 本次也思藝文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