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少年】─常常擔憂自己不夠好的「冒牌者症候群」

口述/游賀凱、李冠頤   整理/游賀凱

 

當冒牌者症候群出現在青少年身上的時候,我們可以留意到有些青少年會非常努力,幾乎不玩的整天要念書,的確他整天念書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可是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緊繃,他努力想要把事情做到萬無一失,儘管外表上看起來是一般的完美主義,可是實際上他是更接近冒牌者症候群的完美主義,他想要把事情做到最後一刻,甚至超過期限,是因為他可能在恐懼自己如果沒有做到這個程度,就不夠好。

 

立即收聽:Podcast 對焦教育現場 EP.11【聚焦青少年】— 常常擔憂自己不夠好的「冒牌者症候群」

 

青少年、成年人都有的「冒牌者症候群」

冠頤:
今天是我們聚焦青少年的第四集,雖然錄到第四集了,但是心中總有某種不踏實感,我在想:「天啊!我真的錄到第四集了嗎?我這樣做是對的嗎?你也會有這種感覺嗎?」

 

賀凱:
我也會,因為我要寫腳本,我就會想說腳本選擇這個主題是合適的嗎?不知道聽眾的反應或回饋會是如何?有時候會覺得好不確定,甚至有一點不安的時候,就會想說我來看一下收聽率好了,來核對自己的成效,可是收聽率我也好像看不太出個所以然。

 

冠頤:
好像是怎麼準備都不夠,想說應該輕鬆一點,其實我們開錄前也已經順了好幾次,想說我們等一下要怎麼開場,可是不管錄了幾次或是給了自己多少心理建設,一坐到這裡,麥克風一拿起來,那個耳機戴上還是會緊張的要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賀凱:
心中還是會不確定這樣子做O不OK,或者是這樣子做出來的結果到底算是好還是不好的一種心情。

 

冠頤:
我們這樣的狀態有沒有一種普遍的理解,或是有沒有一個命名?

 

賀凱:
我想我們常常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的這種狀態,有一個名詞叫做「冒牌者症候群」,這也是我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因為我跟冠頤都在做青少年的輔導工作,我們也都有留意到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都有像我們剛剛自己的狀態。

 

冠頤:
進入到一個新的位置與角色的時候,雖然做了很多準備跟努力,儘管也是自己想做的事,但有的時候就是超出預期,也對自己沒那麼有自信,會懷疑自己。

 

賀凱:
我們今天想要透過青少年的故事,來跟大家分享冒牌者症候群的樣貌是什麼,它如果出現在青少年身上的時候,大概會有哪些行為或反應,我們有沒有可能在它出現的時候,如何與它共處。

 

冠頤:
我們今天也會透過一些青少年的故事,從故事的細節去知道他在經驗什麼跟感受什麼,讓我們可以更深入的去理解冒牌者症候群在說什麼。

 

賀凱:
我從一個故事說起,之前我還在花蓮工作的時候,有一天我去一個青少年輔導機構做志工,我們一起玩前幾集有提到的《人生電影公司》桌遊,桌遊中有一個牌卡角色的特質是博學多聞,某一個女生就被大家選到有博學多聞的特質。輪到她說話的時候,她說自己沒有那麼博學多聞,她說自己雖然在學校的段考已經是全班第一了,她還是認為自己只是運氣好,她也擔心被別人發現沒有那麼有能力。

我看她在說話的時候,覺得她不是那種矯情的樣子,她很真實的緊張著講話,所以她不是那種過度的謙虛,她最後說她也不知道要怎麼辦。我問她說:「妳是這一次才考前三名嗎?」她說不是,她幾乎都保持在班上的前三名,可是她還是很擔心自己實力不夠好會被發現。我心裡想她的那一間國中已經是花蓮市的明星國中了,而她可以在明星國中裡面保持全班前三名是很不簡單的事情。那時候我沒有機會再跟她聊得更多,可是我心裡面有一種感受,覺得當她有這種心情的時候,她一定會很辛苦,而且不見得有多少人會理解,甚至會有同學覺得:「妳就第一名了!」

 

冠頤:
某些人甚至會覺得說:「妳在裝吧!妳怎麼這麼矯情?妳明明就第一名,還要說自己很擔心,那我們這些考不到前三名的要怎麼辦?」她面對眾人是這樣理解她的時候,她會更難說她自己的真實感受。

 

賀凱:
像是冠頤說的,那我們這些沒有前三名的人要怎麼理解妳或看待妳,這會是讓她更孤單的處境。

 

冠頤:
我想到昨天也聽到一個青少年的故事,他說小學的時候他很努力,努力之中也有媽媽對他的期待,媽媽會陪他念書,但在他的主觀世界裡,他說媽媽會盯著他念書到晚上11點,然後他有些考試就可以考100分,有些可能就沒有。他有一天覺得自己受不了的時候,就當著全班的面把自己那些100分的考卷全部撕爛,他覺得這些東西讓他壓力很大,他其實不想要這些100分,所以他用很顯化的方式讓大家看到,就是他把那些考卷撕爛。

 

賀凱:
那些100分的考卷可能對某些人來說是很不容易的成就,但對這位同學來說,他覺得好像只剩壓力了,每一次他考完一張100分,他可能都會覺得說那就是過去的事了,也收不下這個成就。

 

冠頤:
會不會也有一個可能是他也害怕自己,如果沒有那樣的話是不是就表示自己不夠好了?

 

賀凱:
我覺得可以從這邊再往後面感受一下,如果我都已經是100分了,然後我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接下來不是100分,在這件事情的背後是只有這個欲望嗎?還是背後有一些害怕跟恐懼。

 

冠頤:
是害怕,我也覺得是有害怕在。


冒牌者症候群的「過度努力」與「拖延逃避」

賀凱:
這個恐懼在說,我這一次考了100分,如果接下來我考不到100分,那我自己的價值在哪裡?國外有兩位臨床心理學家波林‧克蘭斯(Pauline Clance)博士和蘇珊‧艾姆斯(Suzanne Imes)博士,她們在1978年已經提出了這個現象,她們當年的研究是針對女性進行的,因為她們有發現到女性學生好像經常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而且擔心她們自己沒有辦法保持在某種成功的狀態裡面,這是距今約50年前的社會,可能對女性來講還沒有那麼平權,而女性學生會特別擔憂自己的表現不夠好。當時這兩位博士就去訪問了150位的高成就女性,這些高成就女性裡面除了專業人士也有學生,發現她們雖然已經擁有了學位、學術獎項、測驗的高分成績,以及同事、長官對她們的推崇跟讚美,可是她們的內在並不覺得成功,而是認為自己是個冒牌貨。

 

冠頤:
覺得自己是冒牌貨的感受,有一個很巨大的對自己的不自信感,不自信感不見得是特質上的,我覺得從那個時代脈絡來想,是有文化背景的,是有標籤的。如果以我們華人文化來想的話,會像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傳統想像中女性可能會覺得要女大當嫁、相夫教子,雖然這是古老的刻板印象,可是它還是會帶在某一代人的身上。

如果回到前面講的那兩個青少年,好像他們覺得自己原本沒有那麼聰明,或是是覺得自己原本沒有表現得那麼好,他們是透過很大的努力才走到這邊,我會想像他們越大的努力,反而讓他們感到冒牌者症候群的程度會越大,因為離他們對自己認知的差距越大。

 

賀凱:
在冒牌者症候群裡面的確像剛剛冠頤提到的,會出現一個過度努力的狀況,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夠好,為了要讓自己追得上,或是希望達成自己期待的目標,就會去做更多更多的努力,像我們在前面講的國中女生,她可能覺得自己應該都要保持在前三名,但她內在也可能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要付出非常多的時間,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讓自己能夠停留在前三名的位置,因為對她來講可能也很難想像萬一自己掉出前三名的時候要怎麼辦。

 

冠頤:
這個蠻可怕的,她也不可能不考試。我有聽過另一個概念,在青少年時期會有一種自我跛足,舉例來說就是有一些人會在重大考試前,突然感到身體不舒服、拉肚子,或是像在體育競賽、演講比賽曾經有拿過名次的話,他如果覺得自己可能表現不好,他的身體會在下一次的比賽前發生受傷、身心症狀的壓力反應,這種壓力反應會讓他覺得自己沒辦法再去參加比賽,因為害怕自己這一次的表現沒辦法像上一次那麼好。

我國中的時候也有臨陣脫逃過一次,就是我前一年參加運動會,覺得自己僥倖拿了400公尺第一名,隔年的比賽之前,我膝蓋痛到沒辦法下床,也不知道怎麼了。因為我想說去年有第一名,今年不能丟臉,所以就更努力的練習,但後來是膝蓋痛到沒辦法下床,我在想是自己過度訓練,還是我的身體與心理在害怕、在保護自己?那一年我就沒有去參加比賽。

 

賀凱:
我覺得保護自己是蠻真實的,就好像我們遇到恐懼的時候,的確會需要有一些因應策略來保護我們自己,冒牌者症候群也是在講一種自然會出現的因應策略,所以我不太覺得它是個問題,可是它的確是一種會讓我們困擾的因應策略、一種身體反應。我在收集資料的時候,就會好奇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既然這麼多人都有,甚至在書裡面講到一個推論,全世界可能有70%的人都有冒牌者症候群。

我們今天談的資料是從兩本書出來的,一本是《冒牌者症候群》,另一本是國內作家張瀞仁所寫的《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這兩本書都在講冒牌者症候群。我從這些資料看到可以分成先天與後天的部分,先天的部分是關於人的性格或特質,可以把它理解成五大面向,分別是:「外向性、親和性、開放性、謹慎性、神經質」,最後一個神經質的部分是在說天生有沒有比較容易焦慮和擔心的情況,如果剛好天生比較容易焦慮和擔心,就可能有比較高的機率會出現冒牌者症候群。

 

冠頤:
我覺得這五大面向如果用圖像式思考的話會像是雷達五邊形,而有些人的神經質可能比較多的時候,他五邊形的角就會偏向那邊突出來。

 

賀凱:
倒也不是說有神經質的特質就不好,因為有神經質的特質可能就對於某些事情會比較敏銳,而只是這個特質剛好也會構成冒牌者症候群的現象。後天的部分除了跟當時社會所重視的文化有關係,也與家庭照顧有關,如果在成長經驗中比較缺少照顧者的支持或認同,或是照顧者給予的訊息是矛盾的,那青少年就沒有辦法確定,你給我的這個肯定,我能不能認為是和我有關係,還是我覺得只是因為自己讀了很多個小時的書,或運氣好的關係。

我們也會留意到如果照顧者的狀態不好,在家裡做出對孩子傷害性比較高的行為,甚至有施暴、虐待,或是管教過於嚴格,孩子經常處在這種恐懼、衝突、高壓的環境中,他覺得這個環境很不安全而需要去討好大人,來換得自己的安全感或歸屬感的時候,他更容易有一種低自尊與自我懷疑的感覺。

 

冠頤:
我可不可以理解為,青少年的家庭經驗,形成了一種能不能把成功經驗轉換成自信的模式,你剛剛說的那些沒有得到認同、支持,或是矛盾的訊息,這些家庭的相處模式,會讓他很難在獲得成功經驗的時候,轉換成他的信心跟對自己更多的認同資本。

 

賀凱:
謝謝冠頤已經幫我們破題了,剛剛在講自信的部分在下一集會再提到,冒牌者症候群之中有一個核心的情緒叫做「羞愧」,我們會再把「羞愧」更細分一點會與自信、自尊有關。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付出這麼多努力,可是這些成功與我無關時,他很難有一種成就感,久而久之這就不會是一個好的循環。

 

冠頤:
他一直在付出也燃燒自己的動能,卻感受不到這些動能可以在身上轉換成什麼東西。

 

賀凱:
對他而言,可能就會像是不斷的完成一件事情又一件事情,即便那一件事情他都做到90分以上或名列前茅,也不會有太多感覺。當冒牌者症候群出現在青少年身上的時候,我們可以留意到有些青少年會非常努力,幾乎不玩的整天要念書,的確他整天念書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可是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緊繃,他努力想要把事情做到萬無一失,儘管外表上看起來是一般的完美主義,可是實際上他是更接近冒牌者症候群的完美主義,他想要把事情做到最後一刻,甚至超過期限,是因為他可能在恐懼自己如果沒有做到這個程度,就不夠好。

儘管他做了這麼多事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之後,但他也沒有辦法把成功經驗內化,他會覺得即便這一次得到了不錯的成績,但也只是鬆一口氣而已,很難覺得拿到100分或是考到前三名自己會很快樂,可能只是覺得:「好,我這次段考過關了,那我要開始擔心下一次的段考了。」

除了可能顯現的是一種過度努力的狀態,還有另外一種狀態是當自己已經被恐懼綁架的時候,我可能就會開始拖延,我很害怕會做不好、會失敗,我就可能拖過繳交報告的期限,或是乾脆沒有去參與活動與比賽。因為我一旦參與了,如果得到了一個不好的結果,就更印證了內心的恐懼─「我是那個不夠好的人。」可是我拖過這個期限,或是我不去參與活動或比賽的時候,我反而可以說自己只是因為某種緣故來不及完成,但這個背後也是冒牌者症候群的狀態使然。

 

冠頤:
逃避的狀態像是之前我提到的自我跛足概念,因為不想看到真實的自我,所以會開始變成逃避,可是我覺得逃避不是應該被批評或批判的,而是我們想要讓大家有一些不一樣的理解,去思考那個逃避的背後在運作什麼,或者是有某些心理需求。


好好照顧我們的冒牌者症候群

賀凱:
對於有冒牌者症候群的人而言,我們不是要去消除它的存在,我們是想要去理解它,然後跟它一起共處,我們是有可能照顧自己的需要的,例如冒牌者症候群的背後是擔心我們自己不夠好,這個恐懼讓我們思考可以怎麼照顧我們自己的需要。這兩本書有分享幾個方法,其中一個方法是當我們恐懼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去想想看在我們的生命經驗裡面,有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力挺我們的聲音。

我想的是每個人在自己的生命中,都可能會有一段是自己失敗的時候,是自己需要被安慰的時候,那種時候,如果曾經有任何一個人或是一個宗教的神祇來照顧、回應我們的需要,那就可以是我們力挺自己的聲音。你可以想像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者是自己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他們是和藹的,他們在你失敗的時候不會抨擊你,他們會回過頭來安慰你、支持你,讓你知道這件事情的結果不好,不全是你一個人的責任,而可能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影響,你不用把所有的過錯歸結在自己身上。

另外一個書中的方法是教我們可以去客觀檢視自己做過的事情,例如你可以去寫下自己的成功經驗,因為冒牌者症候群的人腦袋裡面真的會沒有辦法記得,可是你在過往的求學與工作經驗裡面,一定有考試成績、證照,或是朋友、家人給你的讚美。但我也覺得有冒牌者症候群的人,大概很難只靠自己快速想起來,你可能需要有一些時間回想,然後去寫下來。

 

冠頤:
我覺得身邊有人給立即的回饋也滿重要的,或者是發現自己已經落入冒牌者症候群狀態的時候,趕快找人問其實也滿重要的。因為有一陣子我要面對公開講話的場合,但我本來就超害怕的,我也覺得自己講話不太有邏輯,會跳來跳去的,我就會很害怕那種上台的公眾場合。所以每次結束之後我都會反覆地問來參加的朋友說:「我今天怎麼樣?還行嗎?沒有太慘吧?」在狀態不好的時候真的會很難聽進旁邊的人跟你說的話,會反覆問說:「真的假的?他們是給我面子嗎?是我運氣好吧!是今天剛好來的觀眾都很買帳、很友善吧!」並不是旁邊的人提醒你說你已經做得夠好了,就可以緩解你已經進到瘋狂自我懷疑與焦慮的身心當中。

 

賀凱:
好像是內在有一隻小精靈在那邊喊著:「天啊!我剛剛做成這樣子,我要怎麼辦?」

 

冠頤:
我瘋狂焦慮時,就會再多問對方幾次,直到對方已經有點煩的說著:「你為什麼還不相信?」我才會相信他講的是真的。

 

賀凱:
我也有冒牌者症候群出現的時候,我很感謝有一個朋友,她告訴我:「只要下一次你自我懷疑的時候,你就打給我,我就會跟你講你做得怎麼樣,然後你要相信我,我講的是真的。」

後來我真的有打電話給她,她會提醒我要去看看客觀的情況是什麼,如果我告訴她客觀的情況看起來好像我做得還可以,她會說:「你沒有做得還可以,你是做得滿不錯的。」所以我覺得像冠頤講的旁邊有一個聲音可以提醒你看到客觀的部分,或是在主觀上有一種情感的支持,我覺得這都很重要。

 

冠頤:
需要身邊有一個人適時的把你搖醒,講不要再做夢了,快起床,不要再跟著小精靈被帶走了!

 

賀凱:
最後是一個比較務實的部分,因為任何有冒牌者症候群的人都會不自覺想要把目標設得很高,可是這個目標是需要調整的,因為我們會擔心自己不夠好,就會把目標設很高,可是目標設得過高的時候,我們就會做不到,反而會成為惡性循環,覺得自己做不到就是我真的很糟糕。

所以在設定目標的時候會需要調整,像是把原本的目標分解成更小的目標,還有另一個做法就是先去做自己擅長與有優勢的事情,然後其他沒有那麼擅長的事情之後再慢慢調整就好了。

 

冠頤:
我覺得這個也蠻幫助我的,通常我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想要做到一個很高的程度,比方說我們開始錄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想第一集就要錄到像人家錄了幾百集那樣,我後來心裡想說:「天啊!我有毛病嗎?我第一次做就要求自己要像人家做到幾百集那樣。」後來我聽了一個Podcast的分享,他說做內容創作與做頻道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累積,即便你第一集錄得很爛,第二集錄得比較好,第三集越來越好,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回頭看自己錄了一百集,會發現原來我第一集那麼慘,而我的第一百集還不錯。

我覺得歷程的回顧很重要,他說那個歷程回顧幫助他能夠知道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而那個走過來的路徑才是真正的自信,就是不斷的累積,他能看到那個累積的過程是很具體的,我覺得這也能幫助剛剛在講的成功經驗的內化。如果連結性再強一點,他就可以把那一次的成功經驗內化,相信自己在做Podcast的這件事情真的做得還不錯。所以我聽完這些內容之後,我就真的鬆了一口氣,每次來錄音時,我就覺得whatever,我們就繼續累積。

 

賀凱:
我們剛剛有講到說冒牌者症候群是怎麼發生的,我們講到一些照顧者的狀態可能不好,或者是沒有辦法提供給孩子支持或認同,我這邊也會想要邀請聽眾,大家可以想一想說,當你覺得這些家長或父母比較沒有辦法提供支持或認同的狀態,在教養小孩的時候,這些家長是處在什麼情境?

我覺得大部分的家長都不會想要故意對孩子不好,只是有少部分的父母,處在他個人的困境中,無法覺察自己在做些傷害孩子的事情。我自己也當了爸爸,我也沒有想要故意對孩子不好,但坦白講,我也會有某些時刻沒有辦法好好回應我的小孩,沒有辦法提供支持或認同,但這些情境是社會的影響,還是家長個人的需求?

我們都很歡迎聽眾們可以在這個Podcast留言讓我們知道,你對於家長沒有辦法提供支持或認同的時候,家長是處在什麼狀態之中,或受到了什麼影響。

 

圖片來源:

Photo by Direct Media on StockSnap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