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社會退縮者療癒、共融與共學的成長場域】

文/也思活動專員 劉林謙

透過服務學習的精神,讓社會退縮者轉化成為助人者融入社會

從創作過程中自我療癒

在藝文展有一位創作者,她在創作過程中也遭逢家裡的變故,以及面對過往的生命創傷,還有內心情感的痛苦掙扎。但這些挑戰並未打倒了她,而諮商師也從過程中與她對話,陪伴她在創作中誠實面對自身的內心想法,並與她一同前行。

她在創作中得到了療癒,也感受到了重生力量。她的故事,讓我們發現藝文展不僅是讓社會退縮者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創作與探索自我的過程而已,它也創造一個讓社會退縮者所需的療癒過程。過程中不僅是只有創作者自身在創作中的自我療癒,也會有輔導諮商人員、社會工作者與夥伴們的陪伴與鼓勵,並一同成爲相互共融的成長團隊。透過相互對話與敘事過程,讓社會退縮者、甚至陪伴者也一同重新認識自己,接納彼此,最後形成一處讓社會退縮者能夠信任、共融、共學的地方。

服務-學習的實踐過程

總體而言,藝文展的創作與表達歷程中,即是一種服務-學習的實踐過程。

藝文創作需要一段長時間前置準備。此部分我們不僅需要讓社會退縮者擁有療癒、恢復空間,也需要提供良好人際溝通關係,更需營造避免歧視的行為,以及尊重他人的創作環境。其次,藉由創作作品展示分享,與看展者的對話,進ㄧ步與社會連結中服務他人,成為助人者融入社會。最後經由反思、回應所學所成長的過程與成就,以及思想如何再次投身與前進下一步的方向,讓整體藝文展活動展現出服務-學習的精神實踐。

因此,本會秘書長也提及到:「每一次任務、每一次學習之後,就好像生了一個小孩,寫了一篇論文一樣。所以每一次的過程,都是一種成就。服務-學習最大精神就是今天此時此刻所做的反思。我們不是現在到此為止就好了,而是還有下一步要怎麼往前進,我們也許更有力量,也許我們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往前做得更好。或許那不一定是完美的,我們不要求完美,但我們要求真實的自己!」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