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專業帶領人 Anita
在某一次臺師大的創意教學工作坊中認識了張幼玫老師,當下就被幼玫老師的現場魅力所吸引,且將當天學習到的「怪物」教案立馬運用在南投縣瑞峰國中的服務-學習體驗活動中,不僅能很快地跟第一次謀面的青少年們拉攏關係,且還能與當時的「防癌」議題扣合,深入淺出的引領反思,學生不但學習成效好,我也獲得滿滿的成就感。自從那次經驗後,我體悟到: 勇於展現肢體表現也就自由地解放思維,此外,創意的肢體體驗活動,能夠很快地拉近人我關係,並留下深刻印象。
在台北市大直高中任教二十餘年的張幼玫老師喜歡故事、看戲,執著於對戲劇的熱情,讓她從高師大國文系跨領域到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再赴英國Exeter大學攻應用戲劇碩士,主修戲劇教育,最令我激賞的是幼玫老師擅長將議題融入戲劇的跨領域課程設計,這次帶領人增能工作坊特別請幼玫老師以也思經常使用的繪本故事設計戲劇教學示範。
隨著21 世紀全球化時代來臨,差異化的族群需要更多理解、包容,面對全球化的永續發展議題,必須依賴「教育」以培養世人多元文化的思維和素養。我們不該拘泥於繪本教材的型態,限制教學方法。應該設立以概念為本的教學目標,除了運用繪本的教學策略:讀、編、講、演之外,還需要善用教學資源,設計活潑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學習經驗。
一般而言,我們所認知的繪本多以圖為主、文字為輔,設計精美、色彩繽紛的圖畫故事書多半是學齡前兒童培養閱讀習慣的前導書。黃秀雯(2004)[1]提出繪本劇有八種繪本的特質:圖像性、教育性、兒童性、藝術性、趣味性、傳達性、想像性、創造性,然而,一個好的繪本故事是透過圖畫和文字來傳達素養的核心概念。因此,不論是學齡前兒童或是青少年,皆可利用戲劇教育的教學技巧引領同學以不同的視角來看待議題,萃取繪本的核心概念 ,這樣的引導正符合服務學習中的結構式反思設計,以建構深度的反思,釐清對於問題的理解。
在服務-學習教學的領域中,我個人認為「戲劇教育」就是在一個很棒的教學媒介,換言之,帶領人可以透過繪本故事的核心概念,掌握具體的學習目標,利用戲劇教學中的創意表現和換位思考等活動設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下體驗和學習,自然地藉著角色扮演產生投射,讓討論的議提更立體化,真正將多元文化的種子深植於心。
非常榮幸邀請張幼玫老師再次展現戲劇教學的魔力,將戲劇與故事繪本結合,以創意遊戲引導參與學員感受肢體表現,並透過故事角色扮演引領學員進入事件情境,再以同理與反思直入核心目標,不但突破了線上課程的框架,充分滿足了疫情下人與人的互賴關係。 24日當天示範的繪本為「我需要幫忙,可是我不敢說」[2],以下是增能工作坊後,參與學員的提問與幼玫老師的回覆記錄:
Q: 我好奇可以在哪裡繼續找到類似的互動課程來學習?
A: 線上學習大家正在建構,戲劇教育其實有很多人在做。我很歡迎夥伴們加入臉書另一個社團:藝表人才+戲劇教育實務食物的線上小補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835293950040133
這是我經營的社團,我知道的消息就傳上去;夥伴也可以看到這兩天有一個思樂樂劇團的貼文,要在八月中辦理一個世界工作坊,非常推薦!
Q: 如果今天用戲劇來探討人性,未必都是以最美好的面相反而是看見許多悲傷與辛苦,來探討情緒也好或是其他較於沉重的議題,是否可以有一些療癒的作用?
A: 我個人認為,人生確實有很多苦痛,但這些苦痛會為我們帶來智慧。戲劇不見得能夠解決這些苦痛,但會幫助我們看見、理解、想像、同理、討論可能如何解決,而後讓我們帶著更敏銳的覺察去經歷與改變。如果這個工作坊時間夠長,我想花更多時間討論烏龜的情境,旁人可以怎麼協助他改變。當然,昨天最後一段的小組創作也許以經發揮了一點點做用也不一定,這在實體課程會更有力量。
Q:我好奇戲劇在學習的影響力
A: 族繁不及備載,有一些戲劇教育的書也許可以幫助你了解更多。心理出版社有一系列喔!
Q: 如果烏龜是身邊的人,其他人會怎麼反應?
A: 我猜這樣的人在身邊應該還蠻多的,但我們未必覺察到這一點,烏龜遇到的是翻車,現實生活中人們遇到的可能是家暴、債務、性侵愛、學習無力、憂鬱症等等。
於是我們知道,這是個很可貴的繪本,而我們昨天做的,其實還在很淺層的階段;又知道透過戲劇大家有好多好精彩的省思,可以開拓更多議題和討論哩!
[1] 黃秀雯(2004)。繪本創作之創意思考教㈻研究–從觀察、想像到創意重組。藝術教育研究,8,29-71。
[2]崔悳圭 (2017)。《我需要幫忙,我不敢說》。譯者: 陳馨祈。出版社:小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