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離生活太遙遠?探索SDGs的實踐方法

文/也思行銷專員 劉亭妘

六月的We Do增能課程邀請也思的新夥伴:林謙,來為大家開講囉!林謙曾經擔任小學代理老師,亦曾在非營利組織中負責專案執行,擅長文字創作的他這次為大家整理出永續發展資料,也帶領大家討論如何優化服務學習和永續發展的關係。

SDGs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融入了也思服務學習課程,而也思協會本身的理念,也符合其中第4項「優質教育」的永續發展目標。

也思夥伴們對於SDGs代表的意義都相當熟悉,當天的培訓內容主要針對:「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永續發展目標?」以及「SDGs, ESG, CSR」之間的差異進行討論與交流。

「永續」等於「環保」?不是每個SDG目標都跟環保有關!

SDGs的17項目標可分為「環境保護」、「經濟成長」、「社會進步」三個面向,我們最常聽到的環保相關目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終結貧窮、優質教育、性別平權等等,屬於社會進步面向;而人人可負擔的永續能源、良好工作及經濟成長,則是經濟成長面向。

因此,SDGs涵蓋了地球環境、人類社會及全球的經濟市場和政府政策,是全球共同的永續發展目標。

SDGs, ESG, CSR,到底差在哪?

前面說到,SDGs是全人類的永續發展目標。而與其相對的,ESG是以「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衡量企業促進全球永續發展的綜合表現,與CSR密切相關。

CSR則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縮寫,又可細分為經濟、法律、倫理與慈善責任。ESG可以被視為CSR的具體實踐與衡量方式。

那麼作為一般公民,SDGs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永續離我太遙遠?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永續

不管是推動社會進步,還是提倡性別平權,聽起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其實你我都是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生活的每一天、做的每個選擇,都是讓社會更靠近永續目標的一次機會。

比如:購買在地、當季的農產品取代進口或非當季農產品;購買商品時,留意企業對待和雇用員工的方式,比如H&M和Gap就曾被列在美國人權組織Transparentem發布的調查報告中,指出他們採購棉花的印度農場有非法雇用童工、強迫勞動的行為。

當公民意識覺醒,人們開始關心自己生活週遭的環境與人權,就會成為監督政府與企業的力量。

也思協會如何透過教育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也思服務學習協會所推廣的服務學習教學法,正是希望大人小孩都能擁有對社會抱持關心和好奇的眼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包括近期與瑞源國小合作出版的《水滴蹦蹦跳跳》水資源教育繪本,也是也思協會融合了SDGs的服務學習課程成果。

這次We Do內部培訓課程讓我們有機會相互交流,對SDGs的實踐有更深一層的體會。同時也要感謝林謙的用心整理,精彩的分享讓大家完全沒有打瞌睡的機會。

請持續關注台灣也思,與我們攜手成就每個生命,讓世界更美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