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源小學堂,大家負責!—教學心得與看見

作者/ 也思鹿野S-L教育中心 主任 陳宗仁

這個看似沒什麼特別,也以為簡單的課程主題,當我們向孩子們提問:

瑞源小學堂是怎麼開辦的?
教室為什麼搬到現在的新址?
小學堂教室這個空間又為何寄居在花布燈籠館的一角?
這個教室的修繕與改裝是誰幫忙完成的?
使用教室時,有那些地方感覺危險、不安全?

這一連串的問題,讓每一位孩子瞪大眼睛,張著嘴巴,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其實,服務學習的議題就在日常生活裡,先讓孩子能夠「覺察」問題,喚起感知能力,再隨著孩子的腳步蒐集資料、探索問題的真相、確立目標及發想解決方案。

原定的十堂課的服務學習,我們因著孩子的速度,緩慢地前進,最終共進行了二十堂課,我們不需要趕進度,也不催趕孩子,寧可讓孩子多些練習和準備,也願意「等待」暫時脫隊或逃避困難的孩子歸隊,然後跟上。

課程中很多突發的狀況,例如:原定安排的主持人突然沒理由的連續多天缺席,必須尋找替代人選,但大家心中都有默契:若當原主持人及時歸隊排練時,大家都願意把主持棒保留給他。這正是團隊理解到:當夥伴遇到困難時,必須給予一些空間和時間的包容態度,團隊是不會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成員,只要他準備好了。

不會寫國字的她(大班),當開口求助大孩子時,大孩子不是代替她完成,而是把國字寫在旁邊,讓這位學齡前的孩子臨摹書寫下來,字體雖然歪曲不工整,但都還看得懂!這是協同學習的效益。

環境安全的公民行動體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分工,縱使是大班的孩子,也必須分擔團隊的任務和責任。 來到成果發表會前夕,來賓名單由大家決定,分別邀請自己的家人、老師,以及學校校長,孩子意外地興奮,期待將成長喜悅與自己在乎的人分享,雖然短短二十多分鐘的分享會,我們感動地看見孩子們專注的眼神,以及自信的笑容。

這場服務學習體驗讓瑞源小學堂的孩子們感受到不同的學習方法,沒有標準答案,沒有過度的修飾,更沒有浮誇包裝的完美成果,最重要的,這是一場最真實、最沒有成績分數包袱的學習歷程。

服務學習除了能讓參與者獲得深刻的體驗,也能觸動帶領人的反思自省,在這樣彼此互惠的滋養灌溉下,讓學習變得有活力,更是啟動了無限的知識力量!

發佈留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