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
「人生大怒神」第25集 – 人生大怒神的最終課:「從社會退縮到相伴前行」 「歡迎收聽《人生大怒神》,…
雁行共好 S3E25 【人生大怒神】 人生大怒神的最終課:「從社會退縮到相伴前行」
撰文 /
「人生大怒神」第25集 - 人生大怒神的最終課:「從社會退縮到相伴前行」
「歡迎收聽《人生大怒神》,聊聊人生精彩不一樣。」伴隨著熟悉的開場白,主持人宗仁與雅君迎來了節目的最後一集,這次聊的是他們生命中不同的轉折與挑戰,從年輕時的低潮、家人的影響,到後來遷居台東的勇氣,他們分享的不只是經歷,還有這一路走來的心情與體悟。
從憂鬱到自我覺察
雅君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一段黑暗歲月,升上高中後她必須跨鄉鎮就學,除了交通的疲憊,城鄉差距帶來的階級比較讓她感到壓力,加上課業難度提升,更讓她喘不過氣。雅君形容自己從「害怕上學」逐漸走向「拒絕學習」。高三開始她頻繁曠課、請病假,只為逃避校園生活,經常整天躺在床上,情緒不是陷入低落,就是突然爆發,與父母的關係也因此緊繃,常常暴怒後又陷入深深的自責。
「其實那時候,我應該已經是重度憂鬱了。」她坦言。只是當時並沒有用病理化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而是把這段狀態視為一種人生必然的低谷。後來學習精神醫療與社會工作的知識後,她才更清楚地理解當年自己的狀態。
外婆的一句話,帶來解放
到了聯考那天,雅君形容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像是走到人生的末日。於是她決定逃離,搭上火車直奔屏東的外婆家,那趟六七小時的南下旅程,既是逃避,也是尋找自由。見到外婆後,她鼓起勇氣承認自己沒有參加聯考,外婆卻輕描淡寫地回應:「沒關係,那等你明年再考就好啦。」
這句話像是一把鑰匙,解開了她長達一年多的枷鎖。原本視為末日的聯考,在外婆的眼中只是「明年再來」的事。這也點醒了她,人生並不是單一軌道,也不是非得跟上別人的速度。雅君形容,那一刻她不再只是「一個偏離常軌的問題學生」,而是重新看見,人生的軌道有許多種走法。暫停、繞路,甚至慢下來,都不代表失敗,而是一種調整。
選擇的勇氣:從舒適圈到台東
對很多人來說,台東是一個「很 chill」的地方,象徵著悠閒、自在與大自然的擁抱。但對宗仁與雅君而言,選擇移居台東鹿野,這是一個需要巨大勇氣的選擇。他們原本在都市裡擁有相對穩定的生活,經濟與環境都在掌控之中。搬到台東意味著要離開熟悉的舒適圈,面對未知的挑戰。
「最痛苦的其實是頭四年。」雅君說。那段時間,他們經歷了經濟不穩、收入不定、生活適應上的困難。掙扎與起伏持續很長,並不是短短幾個月就能安定下來的過程。然而,正因為這些挑戰,他們學會了在困境中彼此支持,在鄰居的幫助與在地人情的溫暖下,生活才慢慢安定下來。
選擇背後的恐懼與調整
談到「選擇」議題,許多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會面臨是否要跳脫現有軌道的抉擇:要繼續當公務員直到退休,還是勇敢追求另一種人生?這背後往往伴隨著未知與冒險的恐懼。宗仁與雅君也分享經驗,選擇固然需要勇氣,但更重要的是,在選擇後若結果不如預期,仍須有能力自我調整。他們移居台東的經歷,正好印證了這一點,「帶著勇氣選擇,面對未知的結果」。雖然過程充滿掙扎,但最終在一次次調整與堅持中,他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步調。
節目的初衷:陪伴與共好
專訪的最後,宗仁與雅君強調:人生的轉折無法避免,有時是被迫的,有時則是自己做出的選擇。但無論如何,「陪伴與支持」永遠是走過低谷的重要依靠。只要願意在有限的能力下多一點關心、多一份陪伴,就可能為他人點亮一道走出黑暗的光。
他們也勉勵聽眾,每一次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的歷程,都是自我成長與肯定的契機。面對挫折,我們可以選擇「放慢腳步或暫停來調適自己」,不要放棄尋求支持與向外求助,學習去相信、重新定義自我,在每個選擇裡調整自已,並在陪伴與共好的力量中,形塑出全新的自己,找到繼續前行的勇氣。
回顧這一季的節目,在滿滿的交流與回憶中畫下句點,也思服務學習協會希望透過分享這些生命故事,能引起更多人對「社會退縮」與各種人生困境議題的關注,從中帶給大家更多啟發,並成為陪伴聽眾面對生命挑戰的一股力量。接下來也思將持續推出更多精彩內容,延伸「雁行共好」的精神,陪伴你我一同面對人生的各種課題。
-----
▍主持人:宗仁&雅君
▍Podcast線上收聽:https://reurl.cc/9nLg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