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
第二季《逗陣淘學趣》第二十集:只要還有機會,絕不輕易放棄 本集節目邀請到國際貿易公司老闆 Frank…
逗陣淘學趣 S2EP20 只要還有機會,絕不輕易放棄
撰文 /
第二季《逗陣淘學趣》第二十集:只要還有機會,絕不輕易放棄
本集節目邀請到國際貿易公司老闆 Frank,與大家分享他的創業歷程與工作體驗。讓我們一起聽聽他這一路跌宕起伏的故事,了解他是如何在困境與挑戰中,鍛鍊出屬於自己的「勇敢舉手」哲學。
十次以上的創業歷程
談到創業經驗,Frank 說自己創過超過十種不同產業的事業,而且彼此並不相關。他笑著回憶:「其實我很小就開始創業,大概五、六歲吧!」小時候,他會批糖果做戳戳樂,靠小遊戲賺零用錢。對他而言,「賺錢是一種興趣,而不是目的」。
進入大專後,他更進一步經營週末派對,包下地下舞廳,與在地勢力合作,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意模式。當時舞廳的門票幾乎都是一百元的「公定價」,但他另闢蹊徑:女生免費、男生收兩百元。由於吸引大量女生參加,男生自然樂於付費。這種差異化策略,讓他的派對場場爆滿,一晚收入高達兩三萬元。這些早期經驗,讓他敏銳地意識到「差異化」的重要性,即使當時還沒學過行銷理論,但他已經在實踐這種商業策略。
從派對到休閒食品:小豆苗的誕生
大專畢業後,Frank 投入休閒食品產業。他與表哥合作,創辦了當年知名的零食品牌「小豆苗」。許多五、六年級生對這個品牌都印象深刻:架上排列整齊的零食,讓小孩可以秤重購買。談到經營哲學,他分享了另一個差異化手法:與其在毛利低、難以競爭的產品上硬拚,不如直接「不賺」。像飲料、香菸這些利潤微薄的品項,他乾脆以成本價販售;相對地,在其他零食如 QQ 熊上,他則能獲取高額利潤。這種策略不僅吸引客人習慣性回購,甚至連附近雜貨店老闆都會來他這裡批貨。久而久之,他從零售店轉型為大盤商,並能直接與廠商談判,爭取更低成本。Frank 說,這一切的起心動念,都是源於「要做出別人沒有的差異化」。
學習無涯:自傳啟發與工業工程的選擇
Frank 提到,自己對學習的理解不局限於書本或紙本,而是「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在他看來,學習是沒有界線的,無論是知識、人物、思想、理論或專業,只要是不懂的,就應該盡力去學。談到學習,他回憶起年輕時期的關鍵轉折,雖然創立的「小豆苗」最後因合夥問題而停掉,但這段經歷並沒有擊退他。相反地,他選擇回到學習的起點,進入一家美商電子公司工作。
Frank 之所以選擇工業工程,源於他國中時讀到艾科卡(Lee Iacocca)的自傳《反敗為勝》。書中描述艾科卡如何拯救瀕臨破產的公司,讓他深受啟發,從此立下心願報考五專的工業工程系。「我從小就喜歡看自傳,因為每個成功人士的故事裡,都藏著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成長軌跡。」Frank 認為,閱讀自傳不只是追隨成功者的道路,更能從他們的經驗與失敗中,找到自己學習的捷徑。
從基層做起:美商公司的奮鬥歲月
五專畢業後的他,那時感受到「高不成低不就」的無力感,進入美商公司後,他明白自己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上腳步。「我每天七點前就到公司,晚上十一點半才回到家,從來不申請加班費。」Frank 強調,他不是為了賣命,而是想把握時間去學習。
透過觀察三班制工廠的交接流程,他掌握了完整的生產細節,逐漸累積改善製程的能力。這份努力很快得到回報:他從技術員一路升遷為工程師。長時間的數據統計與分析,讓他在製程改善方面脫穎而出,甚至被公司選派到國外受訓。
黑帶訓練:田口式管理的洗禮
公司將他送往加拿大皇家學院,參加為期一年的密集課程「田口式管理」(源自 Toyota 的管理哲學,也稱為六個 Sigma 黑帶訓練)。全球各地分廠都派人參加,但最終僅有兩人順利畢業,而 Frank 正是其中之一。這段學習不僅讓他獲得等同大學學歷的認證,更建立了他「任何事都可以改善」的思維習慣。
失敗的低谷與重生的契機
談起創業歷程,Frank 並不避諱提到失敗。他坦言,自己曾因一次巨大的投資失利,幾乎將多年累積的資產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甚至還背上龐大債務。那段時間,他一度絕望到走上大樓高層,想要結束一切。Frank 回憶,那時候內心非常無助,然而就在最後一刻,他的懼高症讓他腿軟停下,抬頭看到一輪圓月,心中暗自許下心願:只要能讓他化解債務、重新站起來,他願意保持謙卑、幫助更多人。
後來,正因為過去在美商公司培養的技術能力,他抓住了與蘋果合作的機會,幫助解決 iPhone 元件的漏水與雜音問題,從而快速建立工廠,再度翻敗為勝。這段經歷讓他更篤信一句話:「謝天,感謝機會,也感謝自己當初沒有跨出去的那一步。」
與時俱進:從產業到區塊鏈的學習
走過起伏,Frank 並未停下學習。他分享近期特別關注的議題「穩定幣」。他解釋,穩定幣並非虛擬貨幣,而是一種由國家或企業發行、與法幣掛鉤的電子貨幣,例如一美元的穩定幣就等同於一美元。
他指出,過去三四十年,能夠穩定保值的資產大致有黃金、房地產與股票,平均增值超過二十倍;而未來,穩定幣可能是另一個不能忽視的方向。「過去我們說線上與線下,如今將會進入鏈上與鏈下的時代。未來的交易與生活方式,很多都會建立在鏈上。」Frank 強調,這不是投資建議,而是每個人都必須理解、適應的生活趨勢。
把握每一次機會「勇敢舉手」
節目最後,主持人問 Frank 希望聽眾記住的一句話,他沉穩地回答:「只要有一點點的機會,絕對不要放棄。」他用小學生課堂上的例子來說明:老師手裡有兩顆糖,問誰要,有的孩子遲疑不舉手,有的卻勇敢地搶先舉手,而糖就落在了那些勇於舉手的人手中。「老天爺給的資源有限,你要敢追求,才會得到。」Frank 認為,創業或人生中的許多契機,往往不是等到完全準備好才出現,而是需要八分準備、兩分勇氣。
Frank的生命歷程,從閱讀啟蒙,到產業技術的突破;從創業失敗的黑暗,到再次站上國際舞台;從持續探索新知,到提醒世人關注未來金融趨勢。而貫穿其中的,是他對學習的熱情,以及「勇敢把握機會」的信念,或許,這正是他能一次次跌倒後重新站起的原因。
-----
▍主持人:Ivy & Anita
▍來賓:Frank
▍Podcast線上收聽:https://reurl.cc/XQn8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