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怒神」第16集 – 小聲吼大聲陪,我用行動照亮別人
這一集人生大怒神邀請一位名叫“小吼”的來賓,他的名字和故事都非常有趣,也深深契合了節目的核心主題。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他的故事。
小吼這個綽號源自於他大學時期的一段趣事,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經過一座橋底,突然很想大聲吼叫來釋放壓力,但因為周圍有其他人,他只好壓低音量,小聲地“吼”了一下。從那以後,朋友們就給他取了“小吼”這個綽號。他說在學校的一整天,無論是學業還是人際關係,都讓他感覺壓力很大,所以回家途中,希望能用這種方式釋放自己。
童年的挑戰與家庭的牽絆
小吼的童年充滿了挑戰,他回憶起小學六年級時,小吼和母親因經濟困難搬回外公家,在這個過程中,外公希望小吼的父親承擔責任,因此小吼的生父在他十二歲時,重新出現在他的生活中,並試圖以更嚴厲的方式影響他。
小吼說當時他的學業表現並不好,面對這樣的情況,他的父親採取了一種極端的方式來督促他學習,例如製作字卡讓他背誦,並規定必須在三秒內答對答案,否則將受到體罰。這種方式對小吼而言是一種巨大的壓力,父親會把所有錯題累積起來,並在某個時間段集中實施體罰,有時會持續數小時,直到手掌腫脹或腳底板破皮。
成績的飛躍與內心的矛盾
與父親相處的短短幾個月,小吼從全班倒數到進步為前五。然而,這樣的成績提升是否真的讓他感到快樂?小吼說,當時的他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恐懼,他更渴望的是內心的平和,而非單純追求成績。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這段經歷也讓他學會了如何在壓力下快速成長,也讓他明白,真正的成就感來自於內心的平和與認可,而非單純的外在標準。
無法承受的壓力與逃避
在父親的高壓教育下,小吼內心越來越不安,父親新的目標與期望也使他感到壓力倍增。所以他開始逃避,他不想面對父親的要求,因此開始拔掉家中的電話線,希望避免父親的聯繫。甚至選擇不回家、睡朋友家或在網咖逗留,也曾經躲在公寓樓梯間或對面大樓,觀察父親是否還在等待,而這種逃離、躲藏的生活,也讓他感到窒息。
時間久了,小吼的逃避行為引起了學校和家庭的注意,他不僅開始缺課,甚至選擇離家出走。對於父親和外公來說,他的行為充滿了不解與擔憂,但對於小吼來說,這是他在壓力下唯一能想到的生存方式。
童年經歷對未來的影響
這些經歷讓小吼更能理解邊緣人群,他後來成為一名社工,專注於兒少、遊民以及長照相關的工作。他也分享經驗,當他在輔導青少年時,常能感受到那些孩子面對群體排擠時的情緒,他明白這些情緒或許表現為叛逆或冷漠,但實際上是孩子們試圖表達內心感受的一種方式,正是因爲他的過去,也讓他能用更包容的態度,接納和引導這些年輕人。
他認為,過去這些際遇雖然辛苦,但也讓他在人生的後半段,學會如何將經歷轉化為助人的力量。他說:「人生的每一段經歷都是一種養分,只要願意學習,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方向。」生命中的困難或許是一時的,但它們所帶來的影響卻可能是深遠的。
重新定義人生價值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能決定如何讓過去塑造未來。」小吼用這句話總結。
對於小吼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如何避免困難,而是如何從困難中吸取養分,無論經歷過多少痛苦,只要能從中學到東西,就能為人生帶來新的意義。這些過往的片段,不僅僅是小吼生命中的點滴,也為每一位聽眾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契機:當我們面對人生的低谷時,是否能找到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
▍主持人:宗仁&雅君
▍來賓:小吼
▍Podcast線上收聽:https://reurl.cc/9nZX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