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共好 S4EP3 【讀.隱書坊】 是厭世還是坦然?羽超心理師的生涯之路

也思PODCAST
雁行共好 S4EP3 【讀.隱書坊】 是厭世還是坦然?羽超心理師的生涯之路
|
主持人
來賓
|
|
|
本集時長
39:02
|
|
日期
2025.10.10
|
本集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Scroll to Top

    雁行共好 S4EP3 【讀.隱書坊】 是厭世還是坦然?羽超心理師的生涯之路

    撰文 /

    在這個資訊氾濫、焦慮蔓延的時代,許多人對「助人工作」有著憧憬,卻也同時懷抱著疑惑:該怎麼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路?本集節目除了聚焦於《讓天賦自由》一書,也特別邀請主持人慧嬅的研究所同學──葉羽超諮商心理師,他不僅是這次《讀·隱書坊》讀書會的帶領人之一,近期也將推出自己的 Podcast 節目,持續分享助人工作的經驗與省思,這集透過傾聽他的故事,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答案。他的人生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更像是一段段不斷修正的迴旋,從猶豫、掙扎到釋然,最後學會專注在當下。

    從厭世幽默到助人角色的反差

    在訪談中,慧嬅分享自己對羽超的印象——帶著一種「厭世感」的幽默。舉例來說,他曾在過馬路時打趣說「我們把幸運都用在趕上紅燈這件小事上」,讓人覺得既悲觀又好笑。不過這樣的特質並非拒絕,而是一種「帶著死感的接納」。

    羽超說話雖然不熱血、沒有滿滿正能量,但卻真實而務實。他不會告訴學生「一切都會變好」,而是引導他們認清當下的狀態,承認自己可能處在「負分」階段,然後一步步思考如何改善。這樣的態度,也正好呼應《讓天賦自由》一書的核心精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能力與限制,重要的是理解自己,並在現有的狀態下尋找成長的可能性。

    粉專經營的學習歷程

    羽超目前在慈濟大學資源教室擔任輔導員的工作身份,同時也是專業的諮商心理師。他分享自己並不是一開始就胸有成竹,粉專初期「其實就是亂丟一些東西上去」,然後慢慢觀察哪些內容會被看見,哪些則被忽略,這種實驗式的嘗試,讓他逐漸摸索出創作的方向。「其實就像學習一樣,」他說,「一開始模仿,然後內化,最後才慢慢長出自己的樣子。」他會觀察其他創作者的 Reels 為什麼特別吸睛,為什麼有些封面讓人停下滑動,甚至 hashtag 怎麼分配才會讓演算法更願意推播,這些細節的琢磨,逐漸形塑了他自己的風格。

    但學習不只來自技巧,更多來自於心理上的掙扎。羽超坦言,自己曾因為完美主義而不敢向前,粉專設立後空白了一整年,就是因為「一直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他甚至曾經準備好 YouTube 的文案和封面,卻在最後一刻退縮。那段日子,他深刻體會到「想要完美才出發,往往會什麼都做不了」。轉捩點出現在他開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當我願意放下那種『一定要十全十美』的想法,我才真正把作品推出去。」這個小小的行動,讓他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學會面對權威

    除了經營粉專的心理掙扎,羽超也談到自己在職場上的成長。身為資源教室的輔導員,他常常需要召集老師開會,但面對權威,他一度非常焦慮。「每次要發會議通知,我都會拖很久,因為我怕得罪老師。」他回憶,老師們各自有不同的時間安排,他擔心自己若強硬決定時間,會引來不滿。這份焦慮讓他一度無法推動工作。

    後來他找到一個自我安定的原則——「學生利益最大化」。只要是為了學生好,他就勇敢做決定,這個原則成為他跨越恐懼的重要依靠,雖然內心仍會忐忑,但他已經能帶著這份不安往前走,而不是被它困住。「承認自己不完美,真的很難。」他說,「但這是一條必經之路。」

    意料之外的工作選擇

    談到現在的工作,羽超笑著承認,這並不是他一開始的計畫。原本他把資源教室輔導員的工作視為考上心理師前的「跳板」。但隨著時間過去,他慢慢發現這份工作帶來的自由與彈性,正好符合他對助人工作的想像。「心理師的工作當然重要,但輔導員的角色讓我能用更多不同的方式陪伴學生。」他舉例,有時是個別談話,有時是一起參加活動、做手作,甚至帶學生去體驗新事物。這些看似日常的小事,往往比正式的輔導更能觸動人心。

    這樣的轉變,對羽超來說,更像是一種「緣分」,他不再追求遠大的天命,也不再想著未來一定要變成什麼樣子。相反的,他專注於當下,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最好。「就像釀酒一樣,」他形容,「當酒香自然飄散出來,就算你躲在巷子裡,別人還是會聞得到。」這份比喻,道出了他對工作的態度:不用刻意張揚,只要專注耕耘,總會有人被吸引。

    在交流中找到共鳴

    除了日常的工作與創作,羽超也在讀書會中找到另一種力量,他特別推薦《讓天賦自由》這本書,認為書中故事能啟發不同的角度。但對他來說,比起單純閱讀,更重要的是共讀的交流。「當你聽到別人分享書裡的啟發,那種驚艷感會比自己讀來得強烈。」他說,正因如此,他喜歡透過讀書會,讓每個人都能從他人的觀點中看見新的風景。因此他也誠摯邀請聽眾參加即將展開的《讓天賦自由》讀書會,從十月底到十二月初,連續七週,每週二早上 9點至 10點半,由慧嬅老師帶領,這不只是一場閱讀活動,更是一段群體共學、彼此激盪的旅程。

    把焦點放在當下

    節目的最後,羽超回望這幾年的歷程,從經營粉專到學校輔導,從完美主義的束縛到正念的實踐,他的人生沒有一條預設好的路,而是一步一步摸索而來。「人生沒有完美的準備,」他說,「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踏出第一步。」或許,這也是羽超想帶給我們的啟發: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專注於當下,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當我們願意帶著不安與不確定前行,人生的路,會自然延展開來。

    ▍Podcast線上收聽:https://reurl.cc/MzeAok

    ▍立即報名讀書會:https://yessla.pse.is/85s6rd

    關於主持人
    慧嬅
    本集來賓
    羽超心理師

    支持也思

    台灣教育需要您的關注,公民素養的培育歷程將不再孤單。

    也思期待與您同行,讓世界更美麗!YES!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