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游賀凱
冠頤的學姊「清清老師」在這週接續分享她與學生之間的故事,那位說著:「只有音樂會陪著我」的高中學生,清清老師與他曾經在學校裡的會談室裡有過珍貴的對話。
清清老師說在學生離開學校之前,在會談室裡即便她想要引導學生多說點什麼,卻常常陷入一片靜默之中。她與學生三番兩次的沉默互看,也不免讓她感到挫折,直到某一次,她突發奇想的帶著幾本漫畫進到會談室裡。
學生納悶問著:「這是要給我看的嗎?」清清老師說:「不是,你誤會了,這是我要看的。」清清老師看到他睜得大大的眼睛,而自顧自地看著漫畫直到剩下10分鐘就要下課,才開口問學生有沒有什麼話想要聊的,而這最後的10分鐘卻是他們有史以來對話最多的一次。
清清老師知道,過往的互動,都是別人不停的問學生,等著學生回應,可學生卻少有回應,經常句點別人,於是清清老師嘗試有別於過往的方式,不再急切著拋出問題要讓學生說話,而是讓學生可以不用說話。
學生大概沒有遇過這樣的對待,反而有了不一樣的狀態,願意在最後10分鐘裡,對清清老師問說:「妳為什麼堅持,一定要每個禮拜都看到我?」也接著說:「老師,妳知道其實坐在這邊很無聊。但是,我還是覺得每個禮拜都還會蠻期待要坐在這裡的。
清清老師與學生的這段故事,彷彿經典文學《小王子》當中小王子與狐狸的馴化故事。小王子初見狐狸時,邀狐狸一起玩,但狐狸說自己不能和小王子一起玩,因為他還沒有被小王子馴化。小王子並不懂得「馴化」是什麼意思,狐狸說就是「建立關係」的意思。
小王子問狐狸說:「那要怎麼做呢?」
狐狸回答:「要很有耐心。你先坐在草地上離我稍遠的地方,像現在這樣,我會用眼角餘光看看你,你什麼都不用說,語言常常是誤會的來源。但是每一天,你都可以坐得更靠近我一點點。」
狐狸等到小王子隔天回來原地後,繼續接著說:「你如果每天同一個時間來會更好。例如,如果你每天下午四點來,接近三點時我就會開始感到高興,時間越近,我就越高興。四點一到,我會感到焦躁且坐立不安,我將體會到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任何時間都可能來,我將不曉得何時要把心情裝扮好……要建立儀式。」
那位學生,就像是用眼角餘光看著小王子的狐狸,在關係建立的過程中,學生不用言語,只用觀察,直到他確認清清老師每週固定的時間都會出現,也像是小王子也都在同樣的時間去找狐狸一樣。那麼狐狸就會知道,時間快到的時候是可以期待的,像是學生期待著每週的同一個時間要坐在會談室裡一樣。然後,他們就像小王子與狐狸一樣建立了關係。
這位學生在家裡的生活衣食無虞,可是卻經常孤單,他的父母因為工作忙碌,難以達成帶他出遊的約定,他不僅在家裡孤單,他在殷殷期盼的相信之中也是孤單的,只有他一個人守著家長與他的約定,卻往往落空。孤單了那麼久,以及被失約了那麼久的他,有了不孤單的機會出現時,他也不知如何是好,不知是否可以相信眼前的清清老師,直到清清老師的屢屢受挫,卻仍然依約出現時,他用言語提問清清老師問題,而那其實不只是言語的說出,而是他在心裡走向清清老師的腳步。
已故的余德慧老師在《詮釋現象心理學》一書中寫道:「在詮釋學裡,孤單讓我們渴望最大的在一起──孤單構成我們想在一起的整體背景(background)抓住了我們。」
這位學生的孤單,可能讓他想與人在一起,可卻還不懂得如何與人在一起,他或許沒有狐狸的直率話語,卻有狐狸的真誠行動,總是在約好會談的時間出現。他的依約出現,讓每一次的關係可以逐步建立,直到他自己卸下心防,對清清老師有了好奇,那一刻,原有的沉默與孤單,都隨著他說出:「妳為什麼堅持,一定要每個禮拜都看到我?」此後,再也不同,像是狐狸被小王子馴化,而學生也在這間學校裡,終於有了不孤單的時刻。
資料來源:
《小王子》,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立即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