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微粒的真相彰化營隊 見習心得

師大社會教育系 / 也思服務學習實習帶領人 / 曹子仁同學
一場彰化之旅,讓我看見了不一樣的教學可能性,當我們將學習自主權交還給孩子時,你將發現他們能跑得更高,飛得更遠。

  這是第四次參與也思服務學習營隊的籌備,想當初聽到學員都是高中生時,心裡十分擔憂。一來自己帶領高中生的經驗相當稀少,二來擔心內容準備過於簡單或無趣會無法引發學員的學習慾望,在忐忑不安的心境下馬上迎來了營隊的第一天。

幸好最後的結果證明是我多慮了。在準備課程時,我思考著如何在自己負責的課堂內讓學員們意識到「環境議題的嚴重性」,之後在參考過去的教案並經過修改後,課程的架構為:讓學員們扮演著海中小魚的腳色,在通過回答塑膠微粒相關問題後,可以獲得加分的機會,而加分獲得的分數又分成紅圈圈與白圈圈,白圈圈象徵可被代謝的營養養分,紅圈圈就代表無法被代謝的塑膠微粒,最終統計完積分後,獲得紅圈圈較多的一隊在之後的活動會被限制住。在反思階段期望學員可以將這堂課比對回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製造的垃圾在無形中最後也會回到自己的生活內(環境或食物中)。

此外這堂課在時間分配上,講課時間的比率是小於讓學員自己去討論的,等於學員會有更多自主學習調查資料的空間,很順利的最後學員們都能達到我們原本預期的學習效果,更令人驚訝的這都是他們自主學習所產生的結果,

這也讓我想到我在高中時有上過類似的翻轉教學,國文老師會讓我們在課堂討論課文相關的主題,當時我就對這樣子的教學方式感到印象深刻,沒想到在多年後的今日也可以成為這種課堂方式的帶領者。

這次的課程形式能成功的原因除了學員的年紀都高中生外,也是因為有專業帶領人Anita在現場陪伴,讓我再次見識到了服務學習帶領人的重要性,因為有著她的引導,才能讓學員的自我學習也不會迷失方向和重點,以引導的方式代替直接給予答案也是我一直在學習的課題。

  除了第一天的課程外,第二三天我們也給予更多機會讓同學們自主學習,包含最後的成果分享會也有很大部分是由他們準備的。若是沒有參與這一次營隊,我應該也不會知道原來孩子們有著這麼大的潛力,這樣子的引導教學方式是我覺得未來可以持續嘗試與努力的。

學習權原本就是屬於孩子的,該如何將學習權還給孩子,我想除了陪伴與帶領外,我們得先尊重他們是一個獨立個體,是它們為一個準大人,相信他們,我們也才能看見他們的無限潛力。

發佈留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