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給青少年的信

〈與青少和家庭同行〉第二十二章—一封給青少年的信

在學校時,我每學期都會寫一封信給青少年。先在鍵盤上一個字、一個字敲出我喃喃已久的心語;再看著一句話、一段文字、一封信完成。我會跟青少年喊話:

「文章有能量流,如果我們不在乎,隨意瀏覽,那份能量會漸漸流失;如果我們細細咀嚼,讓心去與文字共感,作者的心流挹注到文章中的能量,會與閱讀者同頻共感,能量更聚集,產生的作用就更大了。」

再喊一次「青少年」!每次這樣呼喊你們,就會想到這個稱呼再喊也沒多久,你們快要「成年」了。在即將成年的青少年階段,真的很辛苦啊!身為青少年的父母和師長,我們其實理解你們的辛苦——在快速流動的社會裡,想停一下、喘口氣竟是奢侈;在文化霸權與意識型態綁架了生活與思考模式的日常裡,你們忘了自己其實有其他選擇;在被結構好的學校課程與教科書中,你慢慢地忘了自信是什麼,只覺得自己被分類與異化了。

昨天,一位孩子就讀體制高中二年級的母親傳訊息給我,她的孩子跟你們一樣為了邁向「大學之道/成人之旅」而努力著。媽媽偷偷看了孩子的社群貼文,文字中盡是沮喪、灰心、喪氣與不知所措。媽媽補充說:她的青少年已經好幾週無法去上學。前面因為疫情,後面因為他出不了家門。於是找我詢問:怎麼辦啊?

這樣困卡的青少年不會只有一位;媽媽的擔憂也不是只有來訊問我的這位。

為何要說起這位媽媽的來訊?因為我想肯定你們,也要鼓勵你們。

你們最近忙檢定、要準備原來排在行事曆的作業/報告/成果發表、今天有四位青少年要參加也思行動青年團培訓、下週有公益旅行帶團活動,再下週要登上合歡山……豐富多元、體驗無限的學習與行動中,我偶爾會聽到你們叼叼唸著「好忙啊!好累啊!時間不夠用啊!」。

我靜靜聽著你們的叼唸,內心深處又清楚知道這些都是養份,會滋養你們、開拓你們的視野、練就你們的心量。你們的行動力與體驗探索絶對是助益你們良多的。能有這樣彈性的空間、多元的方式去開展自己的高中學習生活,唸完了,要挺起背脊,繼續前行啊!

回到寫訊息給我的媽媽,我跟媽媽說:

擁有燦爛青春的青少年,在高二這個階段卻框定了只能為了學測而努力。邊讀教科書、參考書與重點筆記,一邊思索著「為了考試讀這些東西有何用?」又困惑於努力衝刺到了某所大學,然後呢?還要不斷自我喊話:不要想這些,只能讀書啊!如果他再加上不時想像著別人都在拚命前進,自己怎麼如獸在籠中,被困住了。這樣的反覆糾葛,如同一條又一條的索鍊,將他捆得動彈不得。媽媽妳只能先鬆綁妳自己腦袋中的所有期待,讓孩子能好好沉澱一下。孩子也要鬆綁,學校不急於一定要進去,學測當然不是要他放棄,準備也可以慢慢來。最重要的是:不要在內心過度期待自己的成果,又不斷用雙眼去偵察別人的行動和產出。我們的人生之路應該是為自己走的,但常常,我們都背著另外一堆人的人生:爸媽的期待、師長的勉勵、他人的成就。有時,連看個新聞報導,都要把成功模版變成自己的典範,自己定義要與之看齊。這些期待、理想、目標,都在不知不覺中內化成自己的未來樣貌,壓在心上、扛到肩膀上、負在背上,最後,壓垮自己。

路,就是要往前走。你的人生只要成為你自己喜歡的樣子就好。

我們要有優質的信心,那是一種全然相信自己的選擇,即使過程遇挫、失敗,都相信這些經驗是滋養。

我們不要過度期待/過度自信,那是一種把恐懼壓在潛意識的狀態,會弄得自己動彈不得。潛意識最接近內我的真實狀態,一旦理想過了頭,它會用恐懼壓住動能,創造一堆讓自己無法行動的事件/外境。

暑假一開始,剛好收到一位媽媽的來訊,讓我想先用文字跟你們說說話。我們一定要把自己內在的欲望、狀態和各種條件都弄得更清楚一點——把自己弄清楚,未來的圖像會更明晰。

共勉之——與讀著這封給青少年的信的每個人。

【關注我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