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維中擴展彈性空間

〈與青少和家庭同行〉第三十三章—在思維中擴展彈性空間

前幾天聽了一場線上講座,一位頗有名氣的教育心理工作者在講座中說了一段話:

「父母要知道,人生有兩條路。一條是好的路,一條是對的路,我們要教會我們的小孩選擇對的路。」這位講者他大學時填錯志願,原本要讀牙醫系,卻不小心畫成「臨床心理系」;在醫院擔任十幾年的駐診心理師後,毅然離開崗位,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

因為我的家長夥伴也有許多使用「人生要走對的路」這樣的說法在鼓勵自己的孩子,他們說:

「我沒有想給孩子壓力啊!只是希望他不要走錯的路。」

「我也知道讀書不代表一切,但這個社會就是很現實的,最高學歷就是一張可以用一輩子的名片。」

「從小,我很尊重孩子想學的,我只說:要學我們就學對的。對的才藝可以發展多元天賦;對的語言可以變成與人溝通的工具,所以,我很重視孩子的音樂學習和英文能力。」

然後,因為無法適應學校體制,離開學校,來到自學團的孩子,跟我說:

「老師,我想過了。我不適合台灣的讀書環境。自學團可以幫我規劃出國讀書的準備嗎?」

「我打算用高中自學三年,衝刺中字輩的大學,所以跟學科無關的課程我都不會參加。」

「青少年團體談話對我的升學沒有幫助,我就不進團體了。」

「我現在的目標是考上頂大,這個階段不想發展無謂的人際關係,同歡的活動我不會來。」

如果身為大人的我們只追求「對的路、正軌、確定的方向」,我們的孩子自然無法去嘗試接受「暫時的失敗、不確定的未來、轉彎的可能性」。回到前文提到的講者,他真正想說的,應該是「有時候暫時發生的失誤、失敗、挫折,也許才能引著自己走向真正適合自己的路。」講者本身也是因為填錯志願卡、在生命的某個階段轉了彎,才創造那個站在我們面前分享生命經驗的他。

於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先試著在思維中擴展自己的彈性空間吧!在這個彈性空間放一點嘗試、一點失敗的容受度、一點面對挫折的樂觀心態、多一些可能性,接受孩子在生命的每個階段停頓、轉彎。然後,你會發現,孩子的想法也慢慢改變了。  

【關注我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