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與情感自發性

〈與青少和家庭同行〉第七十章—遊戲與情感自發性

青少年和青年們在這個世代所受的心理上的苦,部分來自於他們的內在心靈是相當具有能力及理解力,幾乎與成年人一致。

但是,在這個對孩童過度保護與密集教養的社會,他們卻把這些能力與理解力過度的保留在思考面向,沒有得到使用這些能力的機會,就無法以行動來檢視自己的能力養成。

他們被社會、被成人所抑制,常常導致的結果就是感到生活無聊、無意義感,因此,隨手可得的3C就成為安放這種無聊與無意義感的好工具。

在我身邊有許多十四歲到十八歲之間的學生,他們可以做出極理性的判斷,內在的情感也是豐富而具有想像力的。但在外在的情境中,他們仍被以孩童看待,這時生命會受到阻滯,內在的情感漸漸貧乏,常常就困在一種不知生活目標為何的茫然中了。

如果大人能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任務以及責任的承擔,讓他們透過自主的行動去創造自己的生活,將有助於青少年的心智能力提升到更高層次,生活會漸漸有秩序感和意義感。

因此,對治生活的無聊感與無意義感,最佳的方式是去行動、去創造、去做些自己從心而發想做的、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的事。

現代社會被理性思維結構已久,常常抑制了我們的情感功能。有時不妨放任一下情感的自由流動,引導孩子去做一些不為了考試,也不為了學習的事;那些事,反而能激引出更深刻的感受與思考。更深刻的感受讓人充滿活著的生機;更深刻的思考讓人看到自己得以前進的渠道。

真正的生命熱誠總是要在忘了功利目的,並且放掉工具性思維之後,才能夠湧現。

遊戲是引導孩童學習最佳的、也是初始的方式。

遊戲能讓我們更全面地投入其中,用心去感受在這樣的情境中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努力去適應這個遊戲。如同榮格的學生,馮.法蘭茲所說的:

「要發展心理功能中較劣勢的那個,首要之事就是去找到魯賓遜漂流記的遊戲場。同時當你將所有的旁觀者擺脫之後,你才可以開始。作為一個孩童,他需要一個地方及時間是不受成人觀眾干擾的。」

【關注我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