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明瞭你的明白!

專業SL帶領人 : 謝采恩

這學期持續與社團法人中宣社會福利發展協會協同合作SL套裝課程,經歷過108年一學期洗禮後,也思培訓的種籽帶領人終於對服務-學習的帶領方式有進一步體悟。所謂打鐵趁熱,接續設計 109年上學期的公民行動方案,為了讓孩子更接近議題,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與心思討論,尤其是課程設計的細節。

中宣見習帶領人曾提及:「在班上同學之間常常會因為小誤會而互相排擠,譬如:A同學認為B同學都故意撞他,而不喜歡B同學,但B同學卻認為跟A同學只是在玩,覺得A同學’常常小題大作,最後兩人互相不順眼,甚至會聯合他人排擠對方,這也常造成班級經營上的困擾」。其實,這樣的案例很平常,每個人可能都經歷過,但很少有人去探究誤會怎麼產生的?為什麼被排擠?為什麼去排擠他人?

因此,我們決定將課程設計重點放在:我和他人的互動關係上,藉由提升分辨「事實」與「觀點」的能力,來釐清自己與他人的想法。故這學期議題為「我想明瞭你的明白!」

我們先運用「狐狸與鸛」的繪本故事做為開端,看見因為每個人看事情角度觀點不同,感受也不一樣,進而當一個「訊息」(可能是語言或非語言行為)出現時,如何判斷區別「事實」與「觀點」 ,同時也要帶領學生反思:當我們學會分辨「事實」與「觀點」的能力後,要如何運用在日常中?可能會獲得那些改變?

當然在帶入課程之前,我們先以遊戲暖身,希望透過遊戲體驗與他人互動的樣態與結果。

遊戲規則是每人抽一張數字卡,並且不能讓其他人看見自己的數字,然後全體學員依照數字由小到大排列順序蹲下。進行過程中,不可以發出聲音,也不可以用手比數字,直到全體蹲下。

當第一輪遊戲結束後,我驚訝發現,大家並沒有明顯地進行互動與溝通,只有不斷的張大眼睛,然後默默找一個位子蹲下。於是大家是用甚麼方式告訴對方自己的數字?

「因為我是1號,所以我就自己站在最前面」

「我一直被拉來拉去,看到有空位我就站那裡」

「我覺得我應該是最大的數字,所以我就站最後面,不讓其他人在這個位子」

「我其實不知道大家是幾號,我是用猜的」

這樣不溝通只憑自己的直覺或想像猜的結果,當然無法讓大家把數字依照順序由小而大的排列正確。趁機帶領大家反思,「不溝通」會造成怎樣結果?會有誤解別人還是被別人誤會情況嗎?這樣的誤解又會產生甚麼結果?在有限的資源下,能用那些溝通方式,才能讓別人懂我,也讓我懂得別人?這樣的反思,間接引出這學期的方向與重點,但這個階段暫時不求正解也不解釋道理,刻意的留白,是鼓勵學員更勇於表達感受。

於是,第二輪遊戲前給了刻意給一些提示,告訴學員當不能用語言溝通時,可以運用其他方法傳遞數字,並給大家30秒時間討論對策。

果真,學員開始有一些動作出現,有人用拍手表達自己的數字,有人將自己的數字寫再他人手上,大家都能發揮創意表達自己抽到的數字,然後很自然地,團體中產生一位領導者,主動協助確認大家的數字,並由小到大排列正確位置。

透過一個簡單且重複操作的遊戲,讓學員體驗到溝通是互相的,彼此要能夠清楚的表達,也要準確地接收訊息,倘若只有單向反映溝通就不成立,同時,這個遊戲也能讓學員體悟到:讓別人明瞭自己的明白更重要。

相較於上學期,我發現學員們較能投入活動課程,不管是在遊戲,還是反思討論,都非常樂於發表自己的看見與想法,甚至部分高年級學生也能夠清楚理解這次課程的主軸,真的是很讓人開心!

當孩子能在課程中找到樂趣,帶領人也較能引發到孩子主動學習的動機,期待後續的課程設計,能發揮學以致用的效益。

發佈留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