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目簡介
《教養是合作》由諮商心理師,同時也是本書作者 李家雯(海蒂)老師 帶領大家透過書中視角,學習把教養看作「合作」,一同探索如何把責任分擔、把關係連結起來,讓家庭成為一個完整的圓。
節目進行方式分為三個部分:
- Podcast 導讀 2 集:由家雯老師帶你進入書中核心觀點。
- 7 場線上讀書會:報名參與,與家雯老師及書友一起討論交流。
- Podcast 分享 3 集:延續讀書會的對話,分享主持人及參與者的心得與收穫。
主題選書 | 《教養是合作》 |
主持人 |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
適合對象 | 家長、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想要理解與探討家庭關係、以及任何想在關係中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民眾 |
Podcast 節目時間 | 11/28、12/5、3/6、3/13、3/20 每週五 12:00 上線 |
線上讀書會時間 | 12/16 ~ 1/27 每週二 19:00 ~ 20:30 |
讀書會參與方式 | 線上參與 |
讀書會報名費用 | 300元(含七次讀書會) |
主持人簡介
李家雯
諮商心理師
《教養是合作》作者
家雯老師既是專業工作者,也是母親,將家庭的教養經驗與專業實務結合,整理成可實踐的方法,期待透過書籍與讀書會的陪伴,讓更多家庭走向理解與合作。
一對一講課和諮商場域的影響力有限,所以家雯老師選擇寫書,讓更多人都能受惠。在讀書會裡,希望擴大這本書的影響力,不只是老師在講,大家也能分享各自的經驗,從而帶來更深刻的理解與感悟。
「教養就是合作:
先跟自己合作,再與伴侶合作,
然後和孩子合作,
最終是跟未來合作。」
導讀引言
先接納自己才能接納孩子,先理解自己才能理解他人。
一個家,是完整的圓,每個成員都有各自的承擔與貢獻。當我們在教養這條路上,看懂原來一切都是「合作」,就不會過度將所有重擔扛在自己肩上,也能引導孩子承擔屬於他的責任。
本讀書會的目標在於透過每週一次固定的走上互動,連續七次,細細的閱讀、討論、深化《教養是合作》一書的核心觀念。由本書作者海蒂老師,親自帶領,以「阿德勒心理學」陪伴參與者探索家庭獨特的脈絡,回到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連結與情感需求,找到雙方都能接納和包容的相處方式。並將伴侶、師長納入「隊友」,打造最佳的團隊合作。提醒父母:關於教養,不是只有搞懂孩子的問題,還包括釐清自身教養需求與內心渴望。於是更能理解,教養其實沒有所謂正確的公式,只有最合適的教養風格。
本讀書會將透過貼近生活的真實情境、豐富的實用心法及練習,帶領參與者一一拆解煩惱,打造屬於自己家庭之中,最獨一無二的教養使用手冊,讓共好成為唯一答案。
教養是合作,與自己合作,與伴侶合作,
與孩子的本質合作,也與周遭環境合作。
教養是合作
阿德勒陪你探索最適親子關係
讓共好成為家庭日常
線上讀書會詳細資訊
日期 | 章節進度 |
---|---|
12/16 | Orientation, 啟程/平等合作的家庭,以終為始的教養 |
12/23 | 與自己與伴侶合作:我與伴侶的風格 |
12/30 | 與自己合作/與孩子合作:辨識孩子的內在渴望與困擾行為(上) |
1/6 | 與孩子合作:辨識孩子的內在渴望與困擾行為(下) |
1/13 | 與孩子合作【實戰篇】:教養的要與不要 (上) |
1/20 | 與孩子合作【實戰篇】:教養的要與不要 (下) |
1/27 | 與未來合作:「父母」的畢業典禮? |
常見 Q&A
我不是父母也不是照顧者,適合參加嗎?
當然可以,這本書的內容不只適用親子關係,也適用自我與伴侶關係。即使沒有小孩,依然能從中反思伴侶關係、自我理解與人際互動。
這場讀書會的帶領方式是什麼?
教養是彼此理解、相互合作的歷程。這場讀書會將從家庭經驗出發,讓更多父母、伴侶、照顧者和子女,理解自己與他人在關係中的樣貌。不必對讀書會中的資訊「照單全收」,帶走對自己有共鳴的部分即可。
參加這場《教養是合作》讀書會能夠收穫什麼?
- 學會在人際關係中理解自己、明白他人
- 體會到「人對別人接納的廣度,不會大於接納自己的廣度;理解別人的深度,也不會大於理解自己的深度。」
- 浸潤式學習書中內容,在經驗交流中獲得新的觀點與感受
讀書會需要事先準備什麼?
讀書會開始前,請盡量閱讀完指定章節。每次讀書會,將有章節摘要和自由分享交流,歡迎提問、討論與互動,讓閱讀成為彼此支持的力量。沒辦法讀完書、跟不上進度也沒關係,當作一場無壓力的共讀會就好。
注意事項 & 主辦單位
- 報名完成後,敬請留意收信,我們將有專人透過 email 或電話與您聯繫,並提供讀書會連結。
- 請假、未出席,恕不退費。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來信或來電洽詢!
電話:也思專員 劉林謙 (02)8732-0827#1406
信箱:kent@yessl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