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少年】─成長取向與復原力
口述/游賀凱、李冠頤 整理/游賀凱 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是可以靠努力學習而獲得成就,他願意去冒險,也容許自己有可能會失敗。失敗不代表自己是糟糕的,而是有從 […]
口述/游賀凱、李冠頤 整理/游賀凱 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是可以靠努力學習而獲得成就,他願意去冒險,也容許自己有可能會失敗。失敗不代表自己是糟糕的,而是有從 […]
口述/游賀凱 整理/游賀凱 我問她國中畢業之後會不會想要繼續往體育專長發展,她小小聲地說:「不想了」,我問說:「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嗎?」,她說:「有一段時間受傷
口述/Maggie老師、Anita、游賀凱 整理/游賀凱 Maggie老師:「她跟我講蠻多家裡的事,可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她跟我講的時候也是在哭。 我
口述/Maggie老師、Anita 整理/游賀凱 Maggie老師:「我也跟同事分享,當老師這幾年我一直在反思,跟學生或許當下會有衝突,可是讓我引以自豪的是,
口述、整理/游賀凱 賀凱:「老師甚至進一步具體的說,其實中央規定的生涯教材,或許只能幫助到一半左右的學生。我繼續與這位老師對話,她說明因為學校的地理位置處在都會
口述/林淑真 整理/游賀凱 淑真:「她常常說她不知道為什麼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莫名低落,在國中拒學的那一段日子,被病理化一定要看醫生,而為了能夠請假或離開學校,
口述/Anita 整理/游賀凱 Anita:「我一直覺得教育的東西,不該是只有學校教育,我更在乎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我一直認為每一個人在社會上都有社會責任,所
口述/Anita、林淑真、游賀凱 整理/游賀凱 淑真:「家庭裡面除了孩子之外的成員,像是孩子主要的照顧者,或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些教養觀的狀況存在時,我
Podcast「對焦教育現場」的展望是,透過「聚焦教師」、「聚焦家庭」、「聚焦青少年」這三個系列,讓教師、家長、青少年都得到理解與支持,我們不是在提供解答,我們
我猶然記得有好多次他來找我說話,在我們兩人的會談空間裡,他坐下來後也沒有真正想說些什麼,他可能蜷縮在椅子上睡覺,或是隨手拿起課外讀物閱讀,我不時地看著他或看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