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學習常見問題
「服務學習」源自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所關注的「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 ,屬於經驗教育的一環。我們認為學習不只是坐在教室裡學知識,更要走進社區、參與服務,把所學運用在真實生活中,即「學以致用,用以致學」的寫照。
象徵服務與學習兩者一樣重要,缺一不可。
要讓這兩者相互成就,其中的重要關鍵是「反思」,也就是每當完成任務,必須停下來想一想:我學到了什麼?我的看法有那些改變?我遇到了什麼問題?如何解決?我如何理解社區議題?透過這樣的反思,提供自我探索機會,創造自我價值。
所以,一門好的服務學習課程,不只是安排學生去做社區服務,而是要能引導學生從知識與歷程中思辨,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驗。
兩者雖然都有「服務」這個詞,但目標與做法其實不太一樣。
「志願服務」是屬於衛福部管理範疇,它有一套正式的申請制度,必須完成「志願服務基礎訓練」和「特殊訓練」,獲得「志願服務紀錄冊」,才能累計志願服務時數,獲得志工福利(例如享有部份文教休閒場所優惠),屬於正式的公共服務角色。
「服務學習」則是由教育部推動的課程或學習活動。對學生來說,它是一項跨領域的學習機會;對老師來說,它是強調「反思」與「行動」交互作用的教學方法。服務學習課程設計常與公民意識、社會議題、或社區參與有關。
延伸閱讀:服務學習和志願服務有什麼不同
也思服務學習課程設計著重公民行動取向,以日常生活議題為題材,從在地情境探索、社區田野調查來理解議題現況、政策與資源,進而擴大事實與觀點的思辯,學習從微觀到巨觀看世界。
隨著世界公認的「永續發展」概念,服務學習課程關注議題包含環境、社會、經濟三方面,以「學習—思考—行動」客製化的課程設計,讓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並做出明智的行動選擇,這樣的歷程就是培育公民素養的重要軌跡。
服務學習課程的議題來自對於學生的觀察與發現,從個人生活到社區日常都是可以探究的題材,例如:
- 學生對於同理心的理解不足
- 同學經常爭執拌嘴
- 一次性塑膠垃圾很多
- 社區獨居長者人數增加
- 行人安全被忽略
與教師確定題材後,便依照學生能力與特質,客製化的將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可以實際應用於日常的行動。當然,行動後少不了反思,就如同在學習歷程上又再度登上一階梯的成就。
必須強調的是「服務學習」不是額外加進去的活動,它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步驟與質性的評量,我們期待服務學習可以成為既定課程的一部分。
全國公私立國小、國中、高中職,甚至是機構課輔班皆可申請。歡迎想與學生一起探索社會議題,一起體驗服務學習魅力的教師勇敢申請。
免費課程設計與教學帶領!申請後,經過簡單的共識會議,確認學習目標與彼此職責後,也思團隊將協助設計客製化的課程或活動,並派專業帶領人親自入班帶領活動。
也思服務學習套裝課程是也思帶領人與教師協同合作的過程。老師不用擔心沒經驗!教師可以從見習觀摩開始,逐漸進入服務學習帶領人培訓系統,也可依照個人專業自行延伸教學。
課程所需時數約12–15小時,可依學校需求進行彈性安排,讓學生有充足時間投入、反思與成長。課程結束後,每位學生都會獲得由也思開立的服務學習時數證明書,豐富個人學習歷程。
也思的服務業務 We Can 包含體驗活動、冬夏令營,或是 Rethinking 的公民行動嘉年華、融藝文展,都非常適合。歡迎隨時關注也思,搶先報名參加喔!
每年在上半年及下半年各舉辦一次「帶領人共識體驗工作坊」,召募對於服務學習教學法有興趣的教師、課輔老師、家長或是社會人士,完成共識體驗任務,即成為服務學習種子帶領人,正式進入也思的帶領人培訓系統,也思將提供增能課程,落實您對教育的使命與理想。
當然可以。歡迎提出你的實習計畫,以電子郵件 service@yessla.org.tw 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