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退縮青少年的工作,讓他重新展開與人的連結/互動是極其重要的。
陪伴青少年多年的經驗讓我知道:青少年的成人之旅一定要在與人連結的關係中去開始、創造、發展各種可能性;一定要實際在泥地裡打滾,能在困苦的生活中前進是一種滋養;因為困苦的生活經驗可以增加生命厚度、去克服阻礙、去累積真實生活的能耐。
以上,我寫了兩項針對青少年的重要工作。
為何展開關係的連結如此重要?因為人唯有在關係中才會形成角色,角色也只會在關係中出現。沒有了與人連結的關係,就失去這個角色的功能,角色也就不存在。人找不到自己的角色位置,漸漸也就愈來愈退縮了。
為何累積真實生活的能耐如此重要?這些年我看著太多的青少年、青年們寧可活在虛擬的人生中,寧願常常被空乏、無力感襲擾,也不願跨出原本的世界去體驗有別於原本生活的行動。因為習於原本的生活模式與同溫層,所以他們總會陷入同樣的思考模式;他們害怕失敗、容易感到受傷、不被了解;他們渴望情感上的絶對安全感與支持。
仔細想來,我們這一代極力要求的純淨安全環境,形塑了孩子們的「脆弱」;我們積極地倡導「保護主義」,促使孩子們形成敏感退縮的情感特質、敏銳緊繃的情緒感受。我看到青少年/青年們對人我互動的分際嚴謹壓抑,既克制自我,也要求旁人。這樣從嚴格自律走向禁制他人的人際互動標準,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愈來愈警覺而小心,人就時刻處在焦慮、恐慌中,如何真實地與人連結互動?如何踏實地累積真實生活的能耐?
在這個世代,拜交通與傳播之利,我們可以接觸到彼此的管道是比以前多更多的。因為網路與科技的發達,我們能汲取的資訊量之豐,也是前人所未能想見的。因此,身為大人/引導者的我們,一定要先打破一些既定的認知框架,才能從自己本身的行動開始去協助遭逢困卡的孩子。
我們要重新定義教育這件事——孩子的教育目標不只是為了「個體學習」,教育目標應該放在「個體發展」。當我們把視框從「個體學習」轉移到「個體發展」時,會看到個體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一股腦兒的強塞餵食我們以為的學習資源在他們身上。「個體發展」這件事,要與個體協同行動;行動不一定要限縮在學校,只要能引動青少年的場域,就是發展關係與創造行動的適切場域。家長先解構自己的固有認知和框架,青少年才能踩出嘗試與行動的第一步。
有了嘗試與行動,就有可能性;在可能性中去發現個體內在的渴望,那份渴望就是我常說的「自發性」。只要人渴望追求某項目標的自發性啟動了,就會有一股熱切,這樣的熱切會帶著個體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去連結、去創造、去與人共享。這樣的連結與共享是雙向的,如果能透過關係的建立、與他人的互動,在接收與付出之間發展個體、整合自我,自然能帶來一個人慢慢的轉變自己。
我們的工作進程是從一種關係慢慢發展成一個團體,在團體內我們的孩子漸漸形成屬於自己的群體動能——在群體內的交集與互動會更頻繁。這些過程當然會有磨合,磨合了才能消除稜角;孩子會練習忍讓,忍讓了才能練習共好;也有彼此的施與受、依靠與扶持、創造與協作。我觀察到孩子們在互動、互助中,有一股凝聚力整合了團體,人也愈來愈有動能。
這是我這兩年看到青少年在團體動力中形成的行動模式,這種模式化的關係,催化了青少年的動能——因為他認同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他會發展自己、成為自己。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