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主體性

〈與青少和家庭同行〉第二十七章—發展主體性

我們當前的社會互動是深深被原子化、異化,而且極缺乏歷史連結感的。從我的青少年們不時在述說著「社交恐懼、社交倦怠、人際疏離、每隔一段時間就很想隱形起來…」可以看出青少年心理上的困難讓他們常常只能選擇某種「退縮」來因應。

歷史感的缺乏讓我們很容易受到外界任何資訊傳播、散布的影響。一旦沒有自我生成的歷史感,我們會從外在的資訊中找尋連結;一旦找不到屬於自己的連結、意義與認同感,會導致人與生活活動、事務日漸脫勾;久而久之,竟致斷裂、失落,憂鬰狀態也常常伴隨產生。

弗雷德・紐曼說:

「憂鬰,是在我們文化中所謂正常的關鍵元素之一。

我們的這個社會是極度憂鬰的。」

他說的是:憂鬰不是一種疾病,我們必須重新框定我們對憂鬰狀態的定義。憂鬰是被現代社會結構出來的狀態,它不是不正常,甚至可以說是許多人都曾經驗過的狀態。

我們當然可以治癒它,但要視之為「為自己尋求正常狀態的治療——憂鬰發生時能自我知覺掉進一種不斷失落的狀態,慢慢找回與日常的連結。」

如果說一定要在心理病理學上佔一個位置,憂鬰充其量可以視為一個常見感冒。

引起感冒發生的原因有病源體感染與身體抵抗力降低。心理上的感冒/憂鬰呢?如前文所述,我們經歷了許多斷裂、不斷失落,因此陷入一種憂鬰狀態。斷裂可能是認知上的;失落可能是情緒上的、人際上的,而這些失落之所以讓個體陷入憂鬰,我們可以更深入探究,會失落是因為我們無法回應現實生活的種種,因此產生的失能感。

因此,治療憂鬰狀態這個心理上的感冒是有特效藥的,那份特效藥是重新找回人的主體性。讓個體重新與人、與社會產生連結,藉由連結創造一些可能性;可能性創造人「有能、增能」的機會;有能、增能創造人的意義感。這樣的意義感必須腳踩土地、一步一腳印去實踐。

創立自學團之前,每一屆的學生總有幾位無法正常到班到課,教室裡屬於他/她的座椅經常空著。創立自學團之後,我更明晰這樣的孩子面對疊加的壓迫,只能縮到一隅;經驗無止盡的斷裂與失落,只能掉進憂鬰漩渦中、不停打轉。

我們要協助孩子拆解框架,讓他們清楚看見自己是如何被結構性的力量影響,導致身心痛苦。也要引導他們用曾被困住的經驗來增加生命厚度,練就走進泥地裡打滾的能力——離開學校體制,還是可以學習;最重要的是,發展出自己的主體性。

【關注我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