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之間的身心歷史會是什麼?——談談創傷知情與身心容納之窗」

在與孩子互動的時候,明明正在好好說話的過程,卻不確定是踩中了什麼地雷,好似一秒就爆炸,這真的只是孩子青春期的荷爾蒙影響嗎?

忙碌了一天後的我們,面對孩子時難以平心靜氣,沮喪自己沒有成為心目中的理想父母,是不是我們自己的學習不夠?是不是我們是一位不夠好的父母?

孩子與父母的身心都承載著未有覺察的歷史,在身心的歷史中,可能有些受傷的痕跡其實從未褪去,甚至有些過往的生活事件超出了個人能夠負荷的程度,而成為內心的創傷,而許多身心反應都是創傷後為了保護我們自己而發展的機制。

我們試著用創傷知情的眼光去看待這些身心反應,一種不將互動行為問題化的眼光,而是去理解一個人的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不是問題化與責備對方,甚至是自責─「你有什麼問題?你怎麼會這樣?」

創傷知情不是創傷治療,而是希望理解創傷的影響、辨認創傷行為、能用這些理解與知識回應、防止再度受創。於是,我們可以參考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席格(Dan Siegel)提出了「身心容納之窗」(Window of Tolerance)的概念,來幫助我們覺察和調節自己的身心狀態,為自己與孩子有更合適的互動。

活動時間:2024/2/23(五),20:00-21:00

報名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401260829111011817826

此次線上座談會將酌收費用100元,以支持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開創更多益於社會退縮者的陪伴行動,報名繳費後恕不退款,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