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思專欄

「2025 YES! SDGs 公民行動嘉年華會」攜手6個學生團隊用服務學習實踐永續行動

本文資訊
日期/2025.06.26
本文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永續教育不只是一堂課

    永續教育不只是讓孩子們坐在教室裡吸收知識,透過服務學習教學法,我們把課程與在地議題緊密結合。

    這是一場由孩子們領路的永續行動教育實踐!

    嘉年華不僅是孩子們展現學習成果的舞台,更是一堂真實上演的公民行動課程。孩子們為嘉年華準備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他們對社會議題主動關注以及實踐公民責任與永續行動的具體表現。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六件精彩作品的現場,一同看見孩子們如何將想像力與行動力,轉化為有力量的公民實踐與永續行動!

    讓永續行動走進生活日常

    每年一度的「公民行動嘉年華」,不只是孩子們的成果展示舞台,更是一堂活生生的公民行動課程。今年,我們攜手四所學校、六個學生團隊,設計出六個與生活緊密連結的永續行動關卡:從飲食文化、地方認同,到高齡關懷、情緒教育與減塑倡議。這些作品不僅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更是學生投入社會議題、實踐公民責任的行動回應。

    學習不該只是坐在教室裡吸收課本知識,我們透過「服務學習」教學法,設計與在地議題結合的課程,這六件學生作品的誕生,來自一整年服務學習課程,孩子們的學習歷程。我們鼓勵孩子們走進社區,從日常發現問題、學會觀察、設計方案、實地行動,最終化為一場創意體驗,邀請每一位走進嘉年華的民眾一起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進一步體會到「我就是有能力改變社會的一份子!」。

    讓永續不只是一堂課,而是一場由孩子們領路,全民共學的生命教育實踐!

    孩子們的永續行動如何改變社區?

    「當學習走出教室」

    為了讓學習從生活出發、與世界接軌,也思帶領人引導六組學生團隊各自選擇一項關注的在地議題,設計主題關卡,在嘉年華攤位中以互動遊戲呈現,讓參與者在趣味中認識永續行動,一同思考如何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

    本次嘉年華的行動關卡,分別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中的第3項「健康與福祉」、第4項「優質教育」、第11項「永續城鄉」與第12項「責任消費與生產」。這些主題不僅成為學生課程探究的核心,也讓服務學習成為推動公民素養、連結社會現場的重要途徑。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一走進這六件精彩作品的現場,看見孩子們如何將想像力與行動力化為公民實踐!

    作品1:今天你慢食了嗎

    團隊名稱:瑞源國小中年級
    專業帶領人:陳宗仁

    SDG12「責任生產與消費」

    透過這次的服務學習課程,孩子們發現「現代飲食節奏快速,使我們漸漸忘了慢食的重要」。於是,孩子們開始探訪在地米食文化、深入認識台東慢食運動的精神,並於嘉年華闖關活動中設計互動遊戲提升飲食意識,讓「慢食精神」不再只是概念,而是每天可實踐的選擇。這場學習,不只是味蕾的喚醒,更是文化的守護。

    發現什麼問題

    1. 慢食精神是重要的概念卻鮮為人知。
    2. 現代社會普遍重視飲食的快速與便利,造成飲食內容過度簡化與營養不均。

    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1. 認識在地特色的飲食文化。
    2. 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
    3. 讓慢食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做了什麼行動

    1. 體驗在地米食文化。
    2. 認識台東慢食節運動的六大精神。
    3. 設計趣味遊戲,提升民眾對健康飲食的正確觀念。

    作品2:從心看瑞源

    團隊名稱:瑞源國小高年級
    專業帶領人:郭瑤萍

    SDG4「優質教育」、SDG11「永續城鄉」

    「瑞源是我從小生活的地方,但我卻說不出它的故事。」孩子們開始踏上實地探索之旅,透過拜訪長輩、盤點重要景點,設計遊戲關卡與繪本故事,漸漸將陌生化為熟悉,透過這段學習旅程與實際的行動,重新認識瑞源村的人、事、物,更建立「自己是誰、來自哪裡」的認同感。

    發現什麼問題

    瑞源是我們從小生活的地方,但我們對於他似乎不夠熟悉,當我們要介紹瑞源時,好像沒辦法說得很清楚。

    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讓自己能夠透過行動重新認識台東縣瑞源村的人、事、物。

    做了什麼行動

    1. 盤點並挑選出瑞源及鄰近地區的重要地點與景點。
    2. 創意發想〈水滴蹦蹦跳跳〉繪本故事。
    3. 訪談家鄉耆老及關鍵人物。
    4. 反思所見所聞,整理心得與想法。
    5. 設計遊戲關卡,讓民眾更認識瑞源特色。

    作品3:別讓世界變塑界

    團隊名稱:觀音高中
    專業帶領人:郭瑤萍、實習帶領人:游榮謙

    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

    觀音高中的學生觀察到,塑膠垃圾雖無所不在,卻常被視而不見。於是決定深入社區與校園,調查民眾對塑膠分類的理解,並設計倡議活動到社區進行減塑宣導。透過這樣的服務學習歷程,不僅學會了資料分析與社會溝通,更在行動中實踐了「負責任消費與生產」的永續目標。

    發現什麼問題

    1. 發現學校鄰近街上有很多未曾注意的塑膠垃圾,體認到塑膠在生活中無處不是,並造成健康生活的威脅。
    2. 發現大部分同學和民眾不完全明瞭如何安全地使用塑膠用品。

    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1. 清楚分辨「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的不同。
    2. 減少製造塑膠垃圾產生。

    做了什麼行動

    1. 觀察街頭垃圾狀態。
    2. 探訪社區民眾對於塑膠分類的認識程度。
    3. 進行校內園遊會與社區減塑宣導。

    作品4:情勒(樂)你我

    團隊名稱:崇光中學
    專業帶領人:林采瑢

    SDG4「優質教育」

    崇光中學的學生選擇面對一個不容易說出口的議題:情緒勒索。他們觀察校園常見的情緒互動、進行調查與設計回應策略,並將所學透過校內與社區宣導將成果分享出去。這堂課,讓學生認識了情緒,也學會了溝通與同理。

    發現什麼問題

    家庭、校園等生活中,關係的衝突背後都隱藏著情緒勒索,我們時常因為這樣的勒索,而做出不適當的回應,甚至無法好好表達、造成關係緊張。

    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1. 釐清情緒勒索的定義。
    2. 學習面對情緒勒索的因應策略。

    做了什麼行動

    1. 觀察學生常見的情緒勒索情境與對話。
    2. 問卷調查不同族群對於情緒勒索的經驗。
    3. 探索優質的情勒因應策略。
    4. 進行校內成果與社區情緒教育宣導。

    作品5:健康銀活・田在心頭

    團隊名稱:田頭國小五年級
    專業帶領人:陳易立

    SDG3「健康與福祉」

    孩子們在家裡長輩的身上發現田頭社區進入「超高齡社區」的隱憂。透過問卷調查得知長者有陪伴需求,進一步設計出與社區共餐單位合作進行長者的陪伴活動。透過這樣的學習,不只是對「健康與福祉」的回應,更是跨世代對話的開始。

    發現什麼問題

    1. 觀察到自己的阿公、阿嬤年紀大了,身體活動變得比較遲鈍,同時發現彰化縣竹塘鄉田頭村銀髮族越來越多。
    2. 透過資料查詢發現,從民國106年開始,田頭社區進入「超高齡社區」,必須關注長者日常需求。

    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1. 關注長者的日常作息。
    2. 滿足長者「陪伴」的需求,提升長者心理素養。

    做了什麼行動

    1. 利用問卷調查得知長者有陪伴需求。
    2. 探討陪伴長者的方式與注意事項。
    3. 聯繫社區共餐單位,進行陪伴活動。

    作品6:心靈充電站

    團隊名稱:田頭國小六年級
    專業帶領人:陳韻如

    SDG4「優質教育」

    學生們發現,大家雖學過同理,卻難以實踐於日常生活中。他們開始觀察與他人的日常互動、體會彼此的情緒變化、設計卡片傳遞正向意念。最終,透過實踐的過程,學習深度察覺自我情緒,希望他人也能感到滿足與幸福感。

    發現什麼問題

    延續上學期的同理課程,發現大家對於同理仍一知半解,也無法落實於生活中。

    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1. 提升自覺情緒感受和反應。
    2. 培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做了什麼行動

    1. 延續上學期同理心課程,深度覺察自我情緒。
    2. 觀察體會與他人互動時,彼此的情緒變化。
    3. 設計卡片,傳遞正向意念,希望對方感到心情愉悅、滿足感和幸福感。

    支持也思

    台灣教育需要您的關注,公民素養的培育歷程將不再孤單。也思期待與您同行,讓世界更美麗!YES!
    相關文章
    拒學
    也思提供社會退縮者的服務項目
    社會退縮者的內心其實非常渴望脫離繭居,但他們卻需要經常面對自身的失落感、家人的不理解與社會的不友善對待。本文介紹也思如何透過建立多面向的系統性服務內容,幫助社會退縮者重新融入社會參與,走出繭居生活。
    慶賀階段
    服務學習慶賀階段與「YES! SDGs 公民行動嘉年華」的連結
    以服務學習慶賀階段連結「YES! SDGs 公民行動嘉年華」——無論是服務者還是被服務者,皆能共同分享成果的喜悅、反思與成長。本文將為您解說服務學習的四個核心階段,以及慶賀階段的三個主要目標。
    慶賀階段
    YES! SDGs 公民行動嘉年華的慶賀省思
    每年盛夏,也思按例舉辦「公民行動嘉年華」邀請參與服務學習課程的學生與夥伴團體齊聚一堂,進行公民行動大會串,這不只是對一整年學習成果的慶賀,更讓我們看見學生的成長與蛻變。我們從服務學習出發,連結永續發展目標 SDGs ,嘉年華讓行動不止於慶典,而是每個人改變社會的起點。
    拒學
    什麼是社會退縮者?了解社會退縮者的定義與特質
    社會退縮者的起因並非是精神疾病,這是一個複合性的問題,涉及到了個人、家庭與社會的系統性關係。本文將探討社會退縮者的定義、特質與常見例子,社會退縮現象急需人們的關注與幫助。
    做中學
    服務學習和志願服務有什麼不同?服務學習更重視「做中學」
    服務學習是一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習,在「服務」中反思與成長。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服務學習和志願服務的差異與連結,無論您是學生、老師,還是關心教育與社會參與的夥伴,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參與方式與學習方向。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