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社會退縮者的行動方案
社會退縮者多面向的陪伴
也思致力於建構屬於社會退縮者的服務系統,以協助社會退縮者重新建立融入社會活動的自信。
活出「破繭而出」的新生命!
社會退縮者的內心其實非常渴望脫離繭居,但他們卻需要經常面對自身的失落感、家人的不理解與社會的不友善對待。本文介紹也思如何透過多面向的服務內容,幫助社會退縮者重新融入社會參與,走出繭居生活。
從社會退縮者的困境出發
社會退縮者難以靠自身能力恢復正常社交活動,縱使他們的內心非常渴望脫離繭居,也想改變目前的生活、重新開始。但他們卻時常面臨心力交瘁、力有未逮的現實狀況,常常被人視為懶惰與無所事事的狀態,反而加深他們自身的焦慮、失落與自責感。
社會退縮者面對的壓力來自個人對自己不如預期表現的失落感、家人不理解的責難、不符社會規範的不友善對待。導致社會退縮者持續在「個人」、「家庭」到「社會」系統間衝突、糾結,反覆惡性循環,持續內耗,彷彿像是在熱爐上的壓力鍋,不斷加溫加壓,最終可能導致無解的遺憾。
有鑑於此,也思致力於建立屬於社會退縮者的服務系統,從社會退縮者「個人」、「家庭」、「社會」的多元面向陪伴服務,協助社會退縮者「抽絲剝繭」,走出繭居生活,培育自立能力,建立重返社會的自信,活出「破繭而出」的新生命。
也思提供社會退縮者多面向陪伴服務
關於社會退縮者的「個人」服務
- Podcast 雁行共好系列節目之一《人生大怒神》:
邀請不同來賓分享生命故事,讓社會退縮者藉由他人的生命經驗,獲得同理支持,療癒自身的創傷,啟發再學習的機會。 - 過渡性就業服務計畫:
針對有意願接受就業培訓的社會退縮者,提供工作輔導員以一對一陪伴的服務機制,帶領社會退縮者學習工作技能、建立自信心,以及與他人溝通協調能力,逐漸融入社會參與。
關於社會退縮者的「家庭」服務
- 線上讀書會:
預計10月舉辦,由心理師、社工師、教養專家以不同系列書籍進行線上讀書會,理解社會退縮者與陪伴者的處境,探索可能的改善途徑,建立團體支持系統。
關於社會退縮者的「社會」服務
- 「融」藝文展:
不定期舉辦,希望社會退縮者能藉由藝術創作呈現心路歷程,讓社會大眾理解社會退縮者的處境,促進彼此間對話與同理,獲得肯定與重生的力量,創造社會共融共好。 - 雁行共好論壇:
社會退縮的議題不能僅從微觀的單一個體出發,仍需要從社會整體性脈絡來理解。為此,也思組成研究團隊,參照國內外相關文獻,深入探究台灣社會中社會退縮的現象,並與實務工作者進行多元分享、交流與對話,促進理論與實務的結合。透過論壇的舉辦,我們不僅呈現社會退縮相關議題的研究與實務實踐的成果,也希望一方面提升大眾對社會退縮議題的認識與重視,另一方面凝聚社會共識,並且共同反思與行動,一同陪伴退縮者逐步走出孤立,重新融入社會。 - 深耕社區公民素養:
公民素養教育是現代國家的教育方針,而服務學習 (Service-Learning) 正是培育公民素養的課程之一。也思持續於校園或社福機構(特別是偏遠地區)推廣服務學習教學法,運用課程或活動設計,以學習互惠與反思為目標,內化理解與尊重態度,建立接納且友善的社會氛圍,進而協助社會退縮者順利融入社會,實現公民社會。
伴他破繭,點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當我們看見社會退縮的成因層次繁多、錯綜複雜時,我們同時也意識到,每一位社會退縮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擁有各自不同的背景、故事與挑戰。所以如何協助社會退縮者重拾信心並融入社會,我們也需要具備更多元、多面向、系統性的陪伴與服務。
因此,也思透過長年深耕、陪伴社會退縮者,逐步深化對其背後各種社會退縮問題的關注,並在此過程中為他們建立了更為系統性的服務。我們致力於透過從「個人」、「家庭」到「社會」三個層面的服務,從中伴他破繭,協助他們突破內心的圍牆,實現自我成長與蛻變。並且在每一層服務中,為他點亮融入社會的希望之光。而這些希望之光,無論是來自於家庭的支持,還是來自於社會的理解、包容與接納,都是他們重拾勇氣與自信的力量。
除此之外,我們需要更多的希望之光被點亮,讓更多人認識、理解社會退縮者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我們相信,隨著更多希望之光的點亮,不僅可以讓更多退縮者有力量走出孤立與封閉,重返屬於他們的生命舞台,甚至也更進一步能促進社會大眾一同攜手共同營造共融、友善與永續的公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