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圓舞曲
圓舞曲又稱華爾滋,源自於維也納的三拍民俗舞曲,對大部分的人而言,一定知道基本節奏是「碰恰恰、碰恰恰」,耳熟能響的曲目有「藍色多瑙河」、「春之聲」、「皇帝圓舞曲」。 圓舞曲的舞蹈特點是身體要隨著拍子從低下到身高,形成波浪式移動,擺盪的動作和轉身動作,就像大齒輪帶動小齒輪的關係,接連不斷的流暢運行,展現婀娜多姿的造型,時而典雅大方、時而飄逸欲仙。 生命的歷程彷彿是一首規律又富變化的圓舞曲旋律,從生命誕生的剎那即與周遭環境、重要他人發生交錯不斷的漣漪效應,不論是親子、朋友、師生、夫妻、同事等人際關係,彼此依戀、共生、包容,隨著生命圓舞曲的節奏,碰恰恰~碰恰恰~創造出曼妙的生命樂章。 「生命」和「品德」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但卻也有所重疊,想像是舞者的裙擺在舞池中快慢交替轉出層次不同的一圈又一圈。一個人如果不知為何而活?不知生命存在的價值?不知如何自愛、自重、自信,又怎能期待發展良好的品德呢?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工程;生命教育是使人獲得美好豐富生命的一種教育,皆是以知善、好善、行善為目標,但是品德教育無法涵蓋生命價值的議題,因此,貫徹生命教育也就落實了品德教育,而品德教育應從生命教育為起點,以達全人教育的理想。 網路上曾經流傳的一段漫畫影片:「三十秒看一生」,敘述一名男子從呱呱落地後就馬不停蹄地奔跑,從嬰兒跑到老邁、從求學跑到結婚、從就業跑到退休,最後跑上天堂,短短三十秒跑完一個人的生命歷程,深刻描繪人生的忙碌與盲目。雖然你我都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生命的厚度!看見自我價值、培養優質品德,即是增加生命厚度的捷徑。
品德教育變奏曲
提到品德教育,不禁回憶起民國六十年代的「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的課程,教條式的八股內容不但乏味又無趣,卻是現今五、六年級生的共同回憶。由於教育政策改變,隨著2001年「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將道德教育與其他學科融合,「生活與倫理」、及「公民與道德」或「健康與道德」不再單獨設科,也從課程架構中驟然消失。教育政策期待融入式的品德教育能落實到日常生活或學校教育中,然而,在教學實施現場缺少明確的引導,忽略了一般學科教師是否擁有道德教育的施教能力?如此的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的情況下,道德教育的確受到相當影響,演變成學校層級的負擔壓力,品德教育也流於敲鑼打鼓形式化。 2003年《天下雜誌》以「品格決定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為題,激起了社會重視品格教育的浪聲,認為落實品格教育將成為下一代人才競爭的關鍵。社會民間團體與非營利機構,紛紛投入品德教育的推度行列。教育政策在輿論壓力下於2004年公布〈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五年計畫,目前實施第三期為期至2008年。隨著時代需求改變,實施策略中提出創新品德教育6E教學方法,包含典範學習、啟發思辨、勤勉激勵、環境形塑、體驗反思,積極多元深耕優質品德教育。可以感受到不論民間團體或政府教育單位都為「缺德」的課綱做作大的彌補措施,因為品德教育可以被轉化,但不容被忽視。
品德教育與服務-學習共舞
過去的台灣教育,過於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兼顧,所謂的「優秀」常和「乖順」畫上等號,更多時候更是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判依準。再仔細思量,我們對於「德育」似乎沒有具體目標,當論及品德教育時,有時被歸責於私領域的「道德修養」,如亂丟垃圾之舉,在法律上難以舉證究責,多以「道德勸說」為託詞。 現今複雜社會的道德議題已經不是以往的同質與單純,是非善惡的判斷必須集合智慧與良知,品德教育應從私領域走向公領域,公共領域的道德基礎才是當今多元民住社會的價值核心,具體目標在於追求正義與關懷,品德教育發展至今已應不是生活習慣的養成而已,而應著重於公民素質與公民行動的養成歷程。 綜觀近年來台灣中小學校園因應教育改革的推動,於品德教育施教方式可以歸納為三個特點:一是道德教育融入各科或校園生活中的樣態;二是道德教育一轉化為其他名詞或政策加以推動,例如品德教育、生命教育、人權教育、公民教育、法治教育、情感教育、性別教育等;三是民間團體與學校合作,齊力推動道德教育相關課程及方案。 教育部為了促使學生重視品格發展,將「服務-學習」納入免試超額比序,希望藉由「服務-學習」啟發學生的人文關懷精神,培養參與公共服務的熱忱。「服務-學習」是以學習為基礎,透過服務方式學習生命課題,可說是品德教育的具體實踐。 服務-學習是一種經驗教育,學習者透過與真實環境的互動,讓學習不只是在教室裡,而是走入生活的社區,經反思歷程從做中學,將知識和技能轉化應用,學生必須學習從「知道」到「參與」,從操作中肯定自我價值,發揮自己的正面影響力。在服務-學習的反思歷程中,很容易產生道德兩難的情境,如博愛座坐不坐?地上垃圾撿不撿?反思帶領可以了解學生如何推理情境,並引導高層次的道德認知發展。因此,具有結構性的反思活動,可以充實道德脈絡的推理,並促進道德發展。
誰來跳舞?
「服務_學習課程有年齡限制嗎?」 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無非是受到「志願服務」的牽絆。志願服務的發展起源於早期慈善行為,自1980-2000年,經由政府推廣與倡導,民間志願服務團體紛紛成立,直到2001年1月20日頒布實施志願服務法,也是我國志願服務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志願服務人員的運用不僅可以節省專職人力成本,豐富社會資源,也提供人民社會參與和實踐公民責任的管道。 根據志願服務法第九條,為提昇志願服務工作品質,保障受服務者之權益,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應對志工辦理基礎與特殊教育訓練,然後才能申請取得志願服務登記手冊。 基礎訓練包含志願服務的內涵、志願服務倫理、志願服務經驗分享、志願服務法規之認識、志願服務發展趨勢、及自我了解與自我肯定、快樂志工就是我(以上課程二選一)共計十二小時。特殊訓練(以社福類志工為例),訓練內容須包含社會福利概述、社會資源與志願服務、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業務簡介、志願服務工作內容說明及實習、綜合討論、及人際關係 、說話藝術 、團康活動 (以上課程三選一),共計十二小時。其他類別志工(如教育類或環保類)由於術有專攻,可依照志工運用單位需求設計。 志願服務的訓練內容較為嚴謹艱澀,志願服務法對於志工的年齡雖無明文限制,但根據台北e大的線上基礎訓練內容來看,志工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認知理解力與心智成熟度,才能完成訓練歷程,滿足服務資格的要求。又各類志工必須具備不同的專業能力,所以大部分志工運用單位才會在招募志工的年齡上有所限制,期待維持志願服務的品質。 反觀服務-學習不管是方案還是課程,必然有學習目標,可以依照不同的學校特色以及社區需求,設計不同的服務-學習課程或方案,透過服務引導學生獲得學習成長。然而,一個有效的服務-學習方案,首先必須讓知識和技術連貫,也就是服務經驗要跟所學的內容有關,其次是必須有結構性的反思活動,反思活動必須依據學生的能力、偏好加以引導。反思是連結教室和社區的學習,是將服務經驗與學習目標做整合,有反思才有學習。總之,服務-學習課程可以不必年齡限制,但需要設計有品質的反思活動。 「小學生也可以上服務-學習課程嗎?」 誠如前文所敘,服務-學習課程不分年齡與族群,但在設計時必須依照學習者的認知成熟度、課程目標、社區需求、可運用時間等條件限制,做不同的課程方案設計。依照個人帶領服務-學習方案的經驗,將服務者分為國小、國高中、大學,以方案經營方式、學習目標符合性、課程連結性、方案主導性、歷程差異性等項分別敘述內容差異,如下: 國小 方案經營方式:與國小班級導師配合,採套裝課程進行。 課程連結性:以校園需求為導向,與綜合課程較多連結。如愛校護樹、校園安全、把愛傳下去等主題。 方案主導性:國小學童學習自主性較不足,故初期帶領人的指導較多,但隨著團體合作機會增加,學生自主性亦隨之增加。 歷程差異性:國小以班級為單位,凝聚共識較省力,但認知發展未臻成熟,相關知識輸入需分解簡化,所以準備期的時間安排較長。 國高中 方案經營方式:利用假日採一次性或短期性的服務方案(冬夏令營) 課程連結性:與課程連結較少,但多與社會議題為需求導向。如撿垃圾、淨灘。 方案主導性:由於時間短而匆促,且團體異質性高,故方案設計多由帶領者事前完成80%,國高中的主動參與程度較低。 歷程差異性:服務方案事前皆已規劃完成,歷程亦安排完整。但因時間受限制,屬於任務導向,所以,反思方式多以感受表達,較欠缺深度思考、討論。 大學 方案經營方式:與大學通識課程合作。 課程連結性:以系別專長,為服務對象設計方案,如體大運保系的預防運動傷害宣導服務。 方案主導性:為同科系學生,同質性高,由學生自主方案設計,自行完成服務計畫,帶領者則提供反思活動提升道德高層次發展。 歷程差異性:發揮服務-學習做中學的特質,所以服務期較長,且著重於每次服務後的反思活動。但若團隊間彼此較陌生冷漠,則必須花時間在準備期以凝聚共識。 服務-學習課程具有極大的彈性空間,雖有一定的大框架,卻沒有制式的執行方式,可以隨著學習者的認知成熟度,調整學習目標與服務計畫,所以,國小學生當然可以上服務-學習,也是奠定道德發展的基石。 「小學上過服務-學習課程,到了大學還需要再上嗎?」 這個問題形同「今天已經吃過早餐了,為甚麼還要吃午餐?」一樣的令人莞爾。第一、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只有實用深淺差別,應該沒有「學過了,就不用再學」的功利色彩。第二、服務-學習具有跨領域學習的特性,並非單獨學科,當學得的知識領域愈是豐富,所能運用於解決問題的資源愈是充足。第三、根據教育部的理想規劃,以及前文的論述,應該可以明白服務-學習課程實屬品德教育的一環,不論年齡、身分如何都應具備品德修養,因此須要持續提醒、鼓勵,最重要的是,每一位社會上的公民都應發揮個人正面的影響力。 有鑑於此,個人認為服務-學習課程不僅要從國小開始,甚至幼兒園就該納入學習領域,而服務-學習課程也不應有年齡限制,即便是銀髮族的樂齡學習、上班族的在職訓練,都建議安排服務-學習課程或方案,有助於釐清自我價值,培養反思能力,達成終身學習的目標,如此一來,社會道德風氣自然端正。 「服務-學習課程或方案有一定的步驟或教案嗎?」 沒有!服務-學習課程或方案設計時必須考量:學校或社區的需求、學生認知成熟發展,團體動力的發展等等因素,因此,沒有一定的教學教案或步驟,但是必須經過四個歷程:「準備-服務-反思-慶賀」,確實掌握每個歷程的重點與目標。每個歷程的時間安排也沒有硬性規定,既然服務-學習是以學習為基礎,理應以學習者的實際狀況,為首要考量。在服務-學習活動的個人帶領經驗中,當「進度」遇上「態度」的問題時,是傾向選擇釐清「態度」優於趕進度,當態度對了,一切都好辦。 帶領者必須了解服務-學習課程或方案的結束只是達成「階段性」的任務而已,尤其服務-學習對於社區的貢獻必須是延續發展、深耕經營,即便是一次性的服務-學習方案,可以將改變校園或社區的目標分解成多個小目標,由不同的團體分梯次共同完成,所以方案目標的傳承意義相對重要。 當我們畫水彩畫調色時,必須使用清水將兩種不同顏料調和在一起,才能成為另一種新的顏色,而「服務-學習」的課程或方案設計原則,就是要向調色時的清水,融合課程目標與服務計畫,預期產生對學習、對社區都有成長的互惠結果。
請跟我一起~碰恰恰~碰恰恰
承蒙感恩基金會的「感恩齊追夢,好行圓好夢」計畫,運用品格聯絡簿累積好行為點數後,爭取班級圓夢獎金與圓夢計畫,透過圓夢計畫的執行讓服務-學習得以進入國小校園,並與品德教育連結,雖個人教學經驗尚不純熟,至少期許能幫助教師們對服務-學習的正確理解。以下分別以套裝課程、校外教學、假日服務等不同型態,分享服務-學習方案內容。 一、套裝課程 是指每周固定安排40-80分鐘的課程,因考量不擠壓至其他課程,共計360分鐘。結束後頒贈6小時的服務-學習時數證明以資鼓勵。 【舉例】台中市九德國小的「珍愛九德」 課程目標:藉由校園安全宣導服務方案認識服務學習、培養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內容:- 準備期:凝聚團隊共識、認識服務-學習的特質與發現校園安全需求。
- 服務期:決定服務型態、體驗服務。
- 服務內容:以6-5人為一小組,自行設計互動遊戲,利用下課時間與校園內同學或師長,藉由互動遊戲進行校園安全宣導,並請參加者簽名宣誓願意遵守校園安全規則。
- 慶賀期:回饋與分享(結果影響),利用下課時間觀察宣導後的成效。
- 準備期:凝聚團隊共識、認識服務-學習的特質與「讓愛傳下去」的意義。
- 服務期:決定服務型態、體驗服務。
- 服務內容:
- 在大甲媽祖繞境出巡前,由該班學生自行策劃以大甲鎮瀾宮為目的地的「公益旅行」,旅行途中至少必須幫助五個路人,並藉由親製的「愛的貓頭鷹」卡,讓助人的愛傳下去,期待愛的貓頭鷹卡集滿五個受助者後,能寄回塗城國小。
- 全程公益旅行以服務學習理念貫穿,服務內容由學生自行觀察然後蛀洞提協助,包含協助麵攤擦桌端菜、便利商店幫忙擺設物品、餅店幫忙綁繩索、協助香客過馬路等等,現場透過做中學的服務以及團體反思、修正服務方式,學習彼此尊重包容,最後以團隊合作完成把愛傳下去的任務活動。
- 慶賀期:回饋與分享。共發出25張「愛的貓頭鷹」卡片,最終回收到五張填寫完整五位受助者的卡片寄回塗城國小,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世間的溫暖。
- 準備期:凝聚團隊共識、認識服務-學習的特質與發現饒河社區需求。
- 服務期:決定服務型態、體驗服務。
- 服務內容:周六於饒河街夜市開市前撿地上垃圾,發現地上垃圾就屬菸蒂最多,於是創意發想:自行製作菸蒂袋,贈發抽菸的路人,並提醒菸蒂不落地,維護環境衛生。
- 慶賀期:回饋與分享,雖然街道依舊菸蒂很多,但學生已經從過程中累積觀察與想辦法解決的能量,可惜人力不足,導致方案暫停,而此方案是值得持續發展推廣。
- 黃玉總校閱/從服務中學習_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洪葉文化2008,08。
- 李琪明/新品德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美國經驗在台灣的反思與轉化/課程與教學季刊 2006,9 (2),55-74。
- 李琪明/國中小品德校園文化營造實徵研究/師大學報 2008,53(3),153-178。
- 孫效智/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的通識教育/通識在線,2008,19,3-5。
- 教育部(2009)。《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
- 天下雜誌社主編/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 /天下雜誌,2003,287,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