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Ante Hamersmit on Unsplash

〈與青少和家庭同行〉第七十四章—父母向外求援,才能撐出親子都能轉身挪移的空間

#家庭協作
#親子關係
#要孩子長出堅強的心智父母要先練就陪伴引導的功夫

一位母親來訊問我們的家庭協作團體要如何參與:

「請問孩子已經成年,快三十歲,可以參加嗎?」

「這是給家長的支持、學習、成長團體,爸媽願意先跨出行動,向外求援,當然歡迎參加。媽媽可以大概描述孩子目前的狀態嗎?」

「大學讀了兩年就休學,其實高中開始就拒學,好不容易上了大學,以為沒有升學壓力,他會好起來,想不到還是沒辦法。他太瘦不用當兵,我和先生問他要不要去工作,他也說自己身體不好,不能工作。算一算在家快十年了。」

「面對孩子這麼長時間的身心不穩和退縮狀態,家人最煎熬。媽媽先填我們家庭協作團體的線上報名表單,我們一起和幾個家庭往前走,在生命經驗的交流、共感和參看中,會慢慢有行動方向。」

「我可以讓孩子自己參加嗎?需要被協助的是他個人,我想你們是線上,我來勸他,看看可不可以讓他試試看。」

「我能懂媽媽的焦慮和急,也理解整個家庭中的成員應該都會認為要改變的是這個退縮在家的孩子,所以應該進協作工作的是孩子本身。但針對退縮孩子,我們如果總是推著、拉著他前進,而沒有更細一點去看到『他何以只能退縮在這裡』的各種成因,我們那些推和拉的行動就會變成壓迫,只會讓孩子發展更多抗拒的行為。」

「這樣,我再考慮看看。我還是希望是針對他的協助方案,我們其實用了很多方法,高中、大學時,他爸爸甚至會又打又罵逼他去看醫生、去諮商,但那些要他走出家門,他就是沒辦法。現在他其實連房門都很少走出來,我才想是不是你們這個線上又是帶狀,可以幫幫他,讓他有個對外的連結。」

接下來,我沒有再回覆訊息,媽媽也沒有再來訊。但我們的對話我讀了幾次,深思許久。

五月時我有一場訪談邀約,訪談過後我寫了一點工作筆記傳給來訪者。在筆記的開頭我把這幾年協作退縮孩子或家庭的經驗統整成五個階段,分別是:

一.退縮者(或家人)向外求援,引進協作系統。

二.安放退縮者/求援者的痛苦焦慮。

三.協助退縮者/求援者看見矛盾痛苦之所在。

四.引導退縮者/求援者自我覺察。

五.視框的轉化與自我的超越。

我想藉由這位母親和我的對話訊息,與這五個工作階段互相參看。

家有退縮孩子,除非孩子本身已經有一定的自覺力,否則在孩子困頓初期或陷入繭居狀態時,對於求援這件事一定是抗拒的(抗拒的成因又是另一個可以層層拆解、梳理的議題,之後另文再談)。在這個時期,最佳協作者一定是家中的成員,因為那是孩子最能建立信任感的關係依存,通常孩子依附的對象都是母親。

所謂家人(母親)是這個階段的最佳協作者,並不是指要讓退縮孩子緊抓不放。如果這樣的關係依存演變成緊抓不放的依附關係,也會形成整個家庭的困難。因此,孩子在家庭中的協作者要向外求援,這也是我們的家庭協作工作因運而生的主因。

當退縮孩子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向外求援時,被孩子緊抓的家人關係要想辦法鬆開一點,說來容易、做來卻是困難重重。但不管有多困難,總是要試著向外求援,資源/支援才能如活水一般湧入。

我在五個工作階段的第一點就強調「退縮者(或家人)向外求援,引進協作系統」,是因為家庭如果緊閉家門,正如同孩子緊閉心門/房門,這樣的困卡只會日漸凝滯、固化,越來越難鬆動(我們的工作經驗是年紀愈小的孩子愈容易引動;即使是青春期,國中孩子的緩步引導也會比高中孩子好一些)。

因此,向外求援很重要,也是必須的。因為退縮者對家人有依賴感,但這樣的依賴感卻不能無限擴張。許多孩子無法往前行動,常常也是因為母子或母女的依附關係緊緊地繫住彼此。那麼,要如何把那些繫住彼此的繩栓解開?

「解」是動詞,是不斷累積的行動,因為有不斷累積的去解,孩子才能真正「開展」自己的路。希望孩子緩步行動,父母就必須要自己先付出行動。從一己的思想、言語到生命經驗的一一回觀、反思、覺察、體悟、轉化、調整,再行動。這些過程真是練功,絶對不是幾個小時的談話、閱讀幾本書,就能長出智慧去行動。

我常跟家長說:

我們的陪伴有階段性,但爸媽卻總是心繫孩子一生。

如果父母沒有把引導孩子的功夫練起來,只是一味推著孩子向前,或許孩子忍住一時的身心不適,稍微往前走了一小段路。但人生的困難是有遞迴性的,沒有好好練就自己的心智能力,未來遭逢另一次挫折,人常常會變得更退縮,再次退縮的引導工作也相對更困難。

因此,希望孩子練就堅強的心智去面對困蹇,爸媽本身也務必要把這些陪伴、支持孩子的功夫練起來;正如同孩子自己要把面對人生困難的心理韌性練就起來,如此,才能真正踏上個體化的歷程。

【關注我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