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自我要求很高,又是高敏感型的人格特質,遇到一點小事情緒反應就很大,從國小開始就很常鬧脾氣、請假,勉強他上學就要上演全武行。國中開始長期請假,現在高一,已經快三年沒有正常出門上課了……」
以上文字是我綜合了三位母親的敘述,雖是三位孩子的綜合描述,卻是近三年來,我在實驗教育場域最常收到的求助訊息之一。
我想先從高敏感型的人格特質談起。美國心理學家Elaine N.Aron從1992年開始研究人類的敏感議題,1996年提出「高度敏感型(HSP)人格特質」,從他的研究論文顯示,高敏感型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約為五分之一。Elaine N.Aron特別強調,敏感度只是人格特質之一,我們人人都有,可以視之為一個光譜。敏感度高一點的人絶對不是病症,也不需矯正;反之,身旁的人要多花心力去了解他們;高敏型的人也要增益自我覺察的能力,透過了解自身的特質與需求,找到更適切的自我相處、與他人共處的方式。
除了Elaine N.Aron的研究報告,我在閱讀各類文獻時,探究了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的現代主義思潮,發現這個席捲全球的、強調自我的、反傳統的、直覺的思想潮流,影響現代青年與青少年極深。有學者直言:「現代主義是一個流行於國際間的敏感性。」於是,我有一種想像,不只這一代的孩子擁有高敏型的人格特質;我們可以返身覺察自我,這種敏感性也在我們這一代的身心瀰漫著。
現代主義的思想特徵影響我們最顯明的二者為:「關係的異化與批判的精神」。
在異化作用下,人會產生五種關係的異化:與他人的、與社會的、與自然的、與物質的,以及與自我的關係異化。
人與人除了漸漸排斥,個體的孤獨感會加深;人在社會中會呈現出被隔絶的無力感;人與自然的關係成為對立的,而非相互依存的;人在文明進步中會產生懷疑,到底我們是物質的創造者,還是物質的奴隸?人會變得不斷尋找自我與歸屬,也會不停詢問自己的人生意義何在?那是一種對自己的不確性,以及與自我關係的異化。
至於批判的精神來自於現代主義走到20世紀,人們有感於自己身處一個混亂的社會,不斷疊加不安、失望、焦慮,於是對社會原有的現象、政治、經濟、教育等,開始進行嚴苛的批判,並且以最新的科學論據、最新的方法來放棄原有的定義和傳統。
我們可以說現代主義走到戰後社會是重建文明的發展運動,建立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文化信念。但任何科學理論說到底都必須建立在我們主觀經驗到的生活世界,一個從我們為出發點看到的世界。於是,從20世紀中期到21世紀前期,後現代主義思潮開始影響了我們這個世代。
相較於現代主義的主張,1950年代末出現的「後現代主義」反對主流、反對單一理性、反對二元對立、反對功能主義和實用主義。「後現代主義」懷念起舊式的社會生活,反思都市文明如何破壞了鄉村與自然環境,反思工業社會和資本主義的負面影響。
「後現代主義」質疑了現代主義起源於啟蒙時代的思想,這種思想堅持一種理性的、完美的典範,「後現代主義」則認為這種完美的典型阻礙了可能性與創意,因此主張我們應超越標準,激發更多創造性。「後現代主義」雖突破標準與典範,企圖展現可能性,但又以為不能推翻標準與典範,只期許對於不合標準的作品要給予尊重。
「後現代主義」是當前盛行的思潮,不是為了否定現代性的存在而產生,而是為了延續現代性,試圖突破現代主義的侷限性而發展出來的。
當我們的孩子不斷追求典範與完美,而限縮了自己往前走的路,把路愈走愈窄,甚至無路可走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著以「後現代主義」的思維翻轉當前的生活狀態:創造沒有單一性、生活沒有絶對的答案或標準、前進的路沒有固定的規範與原則、充滿不確定性才能開創可能性。
我們不一定要是某種主義的追隨者,但理解了這些文化思潮的歷史脈絡,可以幫助我們看穿自己是如何被這些意識型態、思維潮流影響、結構出來的;可以在理解之後,突破原來的信念系統、生活方式與行動框架,然後,讓自己活得更有彈性,前行的路更寬廣。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