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服務-學習」?

也思自創辦以來就以推廣「服務-學習」為宗旨,雖然「服務-學習」因為執行與理解的不同,至今有很多不同的定義,也思將服務學習定義為一種經驗教育,是以人類與社區需求為教學媒介,透過課程活動設計、結構化的反思達成預定的學習效果。換言之,為了讓學生處理生活議題,「服務-學習」是被明確地設計,將「服務-學習」的重要內涵—特別是互惠與反思,整合在方案或是課程中,不同的方案強調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習的議題可以是智力、社會、公民、健康、生涯或心靈等。

在也思推廣「服務-學習」這些年來特別感受互惠(reciprocity)概念是建立夥伴關係的關鍵因素。必須將學校或機構與社區間、也思帶領人與教師間、以及帶領人與學生之間的每一位參與者視為既是服務者也是被服務者,每一方都應將另一方視為貢獻者與受惠者,彼此除了是資產是需求,更多是精神上的夥伴關係。因此「服務-學習」的課程或行動方案設計必須,理解社區需求的脈絡、提供有效且持續行動方案,可以說是社會設計的歷程,絕對不是將社區當作一個實驗室的概念。

 

那麼「服務-學習」到底是方案?還是教學法?抑或是生活哲學?

若作為方案,可以讓學生達成以學科為基礎的學習結果,如批判性思考、資訊素養、閱讀素養等等;若為教學法,是以經驗學習為基礎的教育方式,帶領學生學習批判性思考,實務驗證分析及挑戰信念;「服務-學習」也可以是一種互惠的哲學,是從慈善到社會正義的邏輯思辯歷程。不論以何種角度哪一個角度詮釋「服務-學習」,都能達成在學以致用,用以致學的教育意義,並引導學生改變社會的潛力,繼而發揮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創新社會。

「服務-學習」的理論基礎

「服務-學習」的理論基礎來自經驗學習之父—約翰・杜威(John Dewey),杜威認為真正的教育來自經驗,而經驗必須透過觀察以及反思,綜合的抽象概念,然後實證,才算是獲得學習,這樣經驗學習模式,也是「服務-學習」的理論模式之一。

其次在「服務-學習」的教學現場,運用了「批判性建構認知教學」,首先,教師必須建構自己的教學理念,反省教與理論之合理性,同理,具備批判興思考的教師所落實的教學活動,是以提升學生自行建構知識的能力作為教學的重要指標,期待能夠培育具有知識建構能力的人,包含辯證對話、敏銳觀察、合理質疑、分析比較、邏輯推理、解決問題、自我反省、冷靜思考、臨危不亂等能力。

「服務-學習」課程設計將以學生心智發展為主要依據,以問題導向的教學為依歸,在課程活動中充滿提問「為什麼?」、討論「怎麼會這樣?」、探索「如何解決?」,不受限於標準答案、著重開放性假設與思考,教師不是答案提供者也不是真知的擁有者,教師與學生同一陣線,共同探索問題解決方法,共同創造生命價值。

「服務-學習」不論是方案還是課程必然有學習目標,是全人品格教育的具體實踐,一個具有優質反思的「服務-學習」活動,才能連結服務經驗跟所學的內容,才能促使參與者發展思辨能力與學習。

正名「服務-學習」

當2003年由當時的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制定「服務-學習年度計畫」,為臺灣推展服務學習奠定厚實基礎;又2013年教育部將「服務-學習」納入免試超額比序,希望發學生人文關懷精神,培育公共服務熱忱。雖教育部用意良善,但是配套措施並不完善,大部分的教育現場工作者並不理解「服務-學習」的內涵,受到臺灣志願服務發展的深刻影響[1],因此衍生功利主義、背離社會正義的扭曲印象,「服務-學習」在校園間早已背負汙名。

雖然「服務-學習」一詞逐漸弱化,但我們仍堅持使用「服務-學習」作為核心課程,將強調將以與社區為基礎的學習,是與社區連結的學習,是具課程基礎的社區服務,在教學法上除了必須嚴守基礎原則及實施,避免社區淪落學習的實驗室。

總之,未來的實驗教育將以「服務-學習」與社區連結為核心,以「服務-學習」的學習歷程為課程設計主軸,以反思帶領學生深度探究社會議題的脈絡與複雜性,同時發展進一步的能力所及的公民行動方案。

更多的期盼是:藉由實驗教育落實「服務-學習」理念的同時,讓我們能夠更嚴肅梳理「服務-學習」與社會正義的關係程度。

「服務-學習」的效益

根據許多文獻記載「服務-學習」可以增加對於學習內容了解與應用能力,人際關係上獲得更多的溝通技巧、領導力與協同合作能力,有因為對於社會議題的複雜性有深入了解,能連結社區,相對於未來的生涯選擇更具信心。

儘管也思有七年的豐富教學經驗,但是累積的研究記錄遠少於學生的學習效益。原因之一是受限於「時間」,不論是校園或是機構接因為升學考量因素,而無法提供完整且足夠的時間讓「服務-學習」得以落實,再加上「服務-學習」非考試科目,未能受到重視,課程多是短暫而片段,甚至是被當成是教師的喘息服務,無法長期追蹤學習效益甚為遺憾。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期盼「服務-學習」能在實驗教育中發揮教與學的效益。

為了彌補上述缺憾,我們邀請目前正在校園班級執行服務-學習的教師表達他們看法,請見附件資料。正如所言,「服務-學習」是一個非常值得持續發展的教學法,也是教育翻轉的機會。

附件一

服務學習的教育價值

彰化縣田中國小教師/陳易立

那一年,在辦公室看著窗外籃球場,一群放學後的孩子打著籃球。過沒多久,求不打了,孩子們各自拿起自己的手機,然後就一直低著頭。心裡想著,這就是這個世代的孩子嗎?寧願跟手機聊天,卻忘記面對人、面對環境、面對真實的世界。我開始思考著教育的可能性,規畫起服務學習的課程。

在這幾年的過程中,我看到我的學生從自已家鄉的服務,擴展到外地挑戰自我。從在地社區開始,不僅去觀察社區環境,更對這老年化社區內的老人進行關懷。認識身障人士,懂得同理並為他人著想。

服務「聖智啟智中心」的過程中,田頭國小的孩子們要先認識啟智中心的環境、身障孩子的狀況,遇到狀況該怎麼應對與處理,用有這些基本的認知後,還要能同理身障孩子的不便,這些都是在服務前要去學習思考的。每每第一次服務時,會看到田頭國小孩子的遲疑、害怕,但經歷一段時間,普通的孩子和身障的孩子們可以牽著手,用「心」交流,彼此信任。還會害怕嗎?當然不會,田頭國小的孩子知道這世上有一群不大一樣的同伴,雖然溝通方式和我們不大一樣,卻很純真、很善良、很直接。身障的孩子則感受到有一群願意接納他們,讓他們願意進入社會,融合在這個以「正常人」為主的社會中。帶了這麼多的學生去聖智啟智中心服務,每個人都去過好幾次,最令人感動的是學生懂得去接納別人,願意放下腳步,配合別人完成任務。

在社區服務部分,學生要先去認識社區,了解自己生長的地方,才能去討論如何去服務社區。認識社區的過程中,學生放下手機虛幻的遊戲世界,回到真實的家鄉環境,認識自己家鄉的過去、確認家鄉的現在、探討家鄉的未來。孩子們過去與未來中間的連結,認同自己的家鄉文化,自己去思考改變。孩子們就如同漫畫「棋靈王」中的「為了將遙遠的過去和遙遠的未來連結在一起,所以我才會在這裡」,他們認真的去思考自己的處境。這些都比課本中讀著別的地方的歷史文化,還要真實,還要重要,但我們以前就只一昧追求著分數,而忘了自己。服務的過程中,這些孩子開始認同自己、認同自己的家鄉。

最有感受的應該是透過服務學習方式而自主規劃完成的「公益」畢業旅行吧!有一年的公益畢業旅行,學生在討論時遇到很多狀況,印象最深的是:

1.這個班級有一個家庭是低收入戶,而且是三胞胎同時在這個班。學童們經過多次討論後,捨棄他們想去的台北而選擇了台中,原因就是要減輕三胞胎家庭的費用壓力,讓他們也可以一同參與。

2.原本班上有一位女同學從中年級開始就一直受到大家的排斥,沒人願意和她在同一組。但在討論過後,原本很討厭他的一位男同學卻主動將她安排到自己那組,並且在整過活動過程中,不斷提醒她、鼓勵並協助她。

這讓我非常感動,在整個服務學習的規畫、實踐及反思過程中,不僅先準備好自己應有的知識與技能,他們還會同理同學的處境,替他人著想而改變。沒想到這些說了一對大道理都不聽的孩子,在服務學習的過程中,竟然自己改變了。當我看到學生自主的改變,而不是為分數由屈就時,我覺得這是真正的成長。

當我們在強調「素養導向」教育時,我認為服務學習是讓孩子懂得去思考解決問題、改變自我融入團體、真誠面對自己的課程。透過「服務學習」課程,孩子追求的不再只是分數,是人與環境、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對話。孩子們學習解決事情的方法與態度,不再是被動的學習知識,而是運用自己所學而去解決問題,這就是我們希望孩子未來面對事情的態度。服務學習是門課程,如果你認為只是拿到服務時數而可以去申請入學的活動,那就大錯特錯了!該拋開為升學而學了,「服務學習」讓孩子能展開翅膀嘗試自我的成長,不再只有追求分數與被動接受老師的知識。就讓我們一起引領孩子面對未來,讓孩子面對問題時能「自主行動」、團隊工作時能「溝通互動」,最後「社會參與」共同為國家社會盡一份心力。

 

附件二

服務學習在國小階段的價值

台北市南港國小二年級導師/丁婕

「丁老師,他們每個人都想當老大,都不聽我的。」

「丁老師,我不要畫了,他們說我畫得很醜。」

「丁老師,我不要跟他一組,他一直管我。」

在家裡,每個孩子都是被捧在手中的寶貝;來到學校,這些寶貝要學習與其他寶貝相處。在適應團體生活的過程,孩子們會看見彼此的差異,會遇到挫折,也會與同儕發生衝突,而這些危機正是讓他們學習的好機會。

孩子的學習,需要看見別人也看見自己;老師,便是點亮孩子優勢的螢光筆,是引領孩子與夥伴建立關係的催化劑。以「服務學習」方案出發,讓孩子從觀察生活中的問題開始,做中學、學中做,反思自己的學習動機、歷程與價值,同時在團隊中培養合作的能力,在行動中以同理心實踐服務的內涵,欣賞彼此的差異,擁抱自己的不完美。

  • 讓孩子的亮點被看見

從認識服務學習至今已有七個年頭,當我第一次接觸服學時,是大四進入社福機構實習,正巧機構以服務學習方案來培訓兒童及青少年志工。在方案中,我看見因為經濟弱勢而來到協會的孩子,能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培養能力與自信,並擁有一個自己的舞台,在舞台上發光發熱。這樣的經驗,在我心中慢慢萌芽,成為作為一位老師想要發現孩子亮點的初衷。

直到民國 102 學年度,我正式進入公立小學擔任班級導師,擁有自己的學生與教學場域,發現教育體制內雖然擁有的教育資源豐富多元,老師們也積極嘗試教學翻轉的策略,努力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但想要在平均一班有 30 位學童的班級中培養孩子理想中的學習力、品格,甚至讓他們的亮點被看見,並非容易的事。因此我希望能以服務學習方案帶領孩子進行實際的服務行動,使得孩子能有不同的機會發展能力,最重要的目的是使自己的亮點被他人也被自己所看見,成為一個起點,開啟孩子學習上更多的可能性。

貳、從問題中培養學童執行力

服務學習強調做中學,以發現真實的生活問題為核心,在服務之前進行資料收集,瞭解服務對象的需求後再擬定行動計畫,接著要實際執行計畫內容,執行後進行追蹤與檢討,以成為下一次服務的基礎。當目的在解決與自身相關的實際問題,是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喚醒學習的動機,更是一種社會參與的練習。

而過程中需要實際展現語文能力(例如閱讀資料)、運算與邏輯推理能力(例如統計調查結果)、人際互動能力(例如與同儕合作或上街訪問路人)或藝術能力(例如繪製海報)等,每一項任務的執行都不再只是片段的知識(造句、閱讀課文或是寫算式解題),而是跨領域的統整,因此服務學習能藉由做中學、學中做培養執行力。

參、從服務學習方案培養學生觀察、反思與問題解決能力

傳統的教育要求學生找出標準答案、強調競爭,卻很少在乎學習的脈絡與歷程,使得我們的學生常常被抨擊既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缺少對生命的熱情,也沒同理心,與同儕的相處上只一味的以自己為主。既然現在的教育改革想要改變這些現狀,勢必應該讓老師少改一些求標準答案的作業,多聽聽學生的反省思考並加以引導,同時藉由合作的學習方式邀請孩子傾聽他人的意見,亦累積自我覺察的經驗。有了互動共學與自我覺察,學生便能將心比心的換立場思考,發展出應有的社交技巧與同理心。

服務學習強調團體合作及歷程中的反思,透過老師從旁催化與好的提問,引導學生互助並反省思考,再由表層的反思引導進更深入的議題,過程中追求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要學生將學習的脈絡聚焦回到自己的身上,到底「我有什麼想法」,進而創造更多元的價值、激盪不一樣的火花,同時重新審視學習的責任。「反思」是重要的動作,讓孩子能不斷覺察自己學習的歷程和感受,有了與自身感覺的連結,當遇到與自己不同立場的人或是需要換位思考的情境時,便能發展出同理他人感受的能力。

我的省思與成長

我帶著對服務學習的熱忱,從先前與督導協同教學進行為期一年的融入課程,到前個學期獨當一面的以社團方式經營,以及正在進行的另一個主題的服務學習社團,一路走來有許多挫折與困境,但也累積了很多經驗和成長,這些收穫期待能成為養分,讓之後的課程更佳精采,也讓更多學生藉由服務學習方案找到自己的亮點,享受學習的樂趣。同時,期許這些經驗能與其他教師或有興趣者進行交流分享,激盪出不同的火花。以下便將我的省思與成長分別陳述:

  • 要思考才會有所學

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常能發現當老師問問題,學生傾向回答「老師想聽的答案」,也許是為了得到肯定,也許是為了證明自己,但這麼「自動化」的反應,真的是出於自己的想法嗎?我存疑,因此方案中的討論,我常會針對學生的回答反問、提出質疑並提醒:這些答案真的有經過思考嗎?這時,學生往往會楞住,而這就是我的目的,期盼學生能留在當下,好好覺察自己。研究者認為這些真正經過思考後表達出來的想法,才有了意義且真正屬於他們。

而在引導反思的過程,其實也常常被成員的沉默所影響信心,會因此陷入討論的瓶頸,但經過我與督導、觀課員的討論和建議,以及持續與學生保持接觸的堅持,我發現問題解決時難免陷入困境,但若能回過頭覺察自己對方案的初衷並看見反思過程中想法的變化,其實這就是學習的脈絡,是值得師生一起看見與肯定的。

  • 跨領域能力的統整需要舞台

在解決實際問題前,因問題被孩子在生活中觀察到,討論後發現自己的責任,而付諸解決問題的行動,這樣的內在動機正是學習初最重要的火苗。而真正執行的過程中,將運用到孩子各個領域的學習成果,包括語文、數學和生活,甚至是平時與人互動的社交技巧。當這些能力被真正的使用,學習的火才能像是得到氧氣、得以持續燃燒,而服務學習正是統整跨領域能力的舞台。

當孩子在繪製海報中展現自己的語文能力、藝術能力;在訪問調查中,發揮了自己的人際互動能力;在拍宣導影片中使用自己的表演能力,這些都是孩子能被他人看見,同時也是自己看見的亮點。服務學習的過程,不僅是能力的習得,同時也是一種形成性評量,是能力的驗收。因此當歷程中碰到困難時,多數孩子才真正「主動」尋求解決的方法,像是畫海報遇到不會寫的字,孩子會選擇查字典找出正確寫法,而不是應付的只寫上注音來等老師訂正。

參、成為學習的主人

從九年一貫強調要學帶得走的能力,到十二年國教中自發、互動、共好的目標,都一貫主張把學習的責任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點不僅是我平時教學上時常反思的,也是在服務學習方案中最大的收穫。

當課堂中學習者互相激盪出的想法,與我規劃的方向有出入時,我產生許多焦慮,擔心成果可能失敗,擔心學生的能力無法勝任,但其實當學習的責任在學生身上時,除了錯誤的學習,應沒有任何結果可以稱之為失敗,因為學習已在歷程中展現其價值,而不該以任務是否完成為評價。且當學生的內在動機被激活時,真的別小看他們的主動性,即便過程可能遭遇困境,主動與自發性會促使他們找方法、克服困難,因此方案帶領人僅需要在旁維持著課程的基本方向,其餘許多細節是可以放下焦慮,用欣賞的態度來觀察每位成員不同的學習樣貌及學習過程中的動態波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