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讀書會

〈與青少和家庭同行〉第六十四章—心智化能力——先知己,再知彼

開學第一週,我就不斷收到憂心焦慮的家長來訊:

「老師,我希望OO每天都出門去與你們互動,青少年就應該每天都有事做啊!」

「老師,你可以建議OO要早點睡嗎?我觀察她每天睡前都一直滑手機,這樣當然晚上睡不好,再麻煩你說說她,她比較聽得進外人說的。」

「我的孩子我最瞭解,我的建議是…」

「老師可以跟OO說…嗎?如果跟她說…她就會想嘗試。」

「我目前就是陪伴和支持,但建議要由你們來。可以給OO一點小目標,他有目標才會有動力。」

「老師,他從小就是比較懶散,需要人盯一下。有什麼要我們配合的不要客氣,我們親師合作是應該的。」

我看著這些轉換著不同文字,但「對孩子的要求與建議是如出一轍的父母心聲」,開始憂心著、思考著,要寫些文字來回應對孩子的教養議題苦心孤詣的家長了。先讓家長「真正理解自己與孩子」,才是協助青少年工作的當務之急與重。

二十五年來,我不斷在青少年和父母之間工作,也經常性地踩進各個不同家庭田野中。

我在青少年或疑懼、或迷惑、或桀驁倔強的眼神中看到孩子們無法理解自己的、他人的心理經驗,以致限縮在一己的視框,身心都陷入混亂。我在父母或焦慮、或恐慌、或急躁武斷的言談中讀到他們無法回應孩子的需求或問題,無法解決親子困卡的痛苦,以致家庭動能凝滯,家人互動陷入怨懟、憤怒、無法溝通與對話的惡性循環。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卻看到深陷痛苦迴圈的家庭亦有其相似處:

「這些深陷痛苦迴圈的家庭,父母與孩子執泥於各自的想法與觀點,既無法覺知自己隱於行為背後的動機與心理意義,更遑論去理解他人。」

於是,困在一己視框的父母或孩子,首要養出來的是「心智化的能力」。

「心智化」是一種能夠描繪自己與他人心理地圖的能力;能夠在經驗上覺知自己,在情緒上理解他人,並進而涵容的能力;是一種能夠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思考的能力;也是一種先知己,再知彼的能力。

我在實際與父母工作時最大的困難是:父母習慣於討論孩子的問題、習慣於要我們給出有關於與孩子互動的建議、習慣於要求或請託我們給孩子前進的方法和訂立目標,習慣於急著想一步到位的找到解決孩子問題的最佳途徑。

每當我聽到父母的言談、看到父母的訊息開始出現上述的關鍵字時,我的憂慮就會開始疊加:協作青少年的工作更困難了。因為這不只是對青少年的工作,肯定是與一個家庭同行的工程。

上述父母的言談與訊息揭露的是身為爸媽的憂心忡忡,這樣的憂心與急迫卻總是在青少年的協作工作中進入理智上的討論,而非情緒經驗的理解。沒有情緒經驗的理解,協作工作反而失去了重點。

因此,幾年下來,我們整理出比較清晰的協作藍圖——協作青少年的工作是與整個家庭同行,是與父母一同瞭解孩子隱於情緒困擾或問題行為之後的心理意義,這也正可以讓父母練就自己的心智化能力,啟動青少年的心智化能力。

大部分的父母無法理解孩子此刻正面臨的困難、面對的問題,反映的正是身為父母本身的心智化能力亦不足。

心智化能力與成長經驗息息相關。當一個人沒有機會從父母的眼中看見自己時,這個人也很難從自己眼中真正去看見並理解孩子。於是,來到我面前的父母,我總是希望他們靜下心來,從早年成長經驗去探究自己、從還是一個孩子或青少年的階段去理解自己、從看待自己父母的方式去重新經驗為人子女的感受,然後,開始去細察與聆聽自己的孩子。

與一個家庭同行的工作通常不可能一開始就試圖解決問題,而是要瞭解問題根源之所在。如同我們在協助拒學/懼學/退縮的孩子,顯化的拒/懼/退縮現象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根源常常是整個系統共構的。即使要孩子一一說出自己的困難,也不是問題的全貌,當然無法在短時間就找到最佳的解決方式。

當父母願意並且能夠發展心智化能力,去涵容自己與他人,孩子自然能潛移默化,嘗試性地去描繪自己、一點一滴地理解他人,這樣的緩步移動,就能助益孩子知己再知彼,願意重新與社會連結。

最最重要的是,身為父母的我們,要先「願意」。願意才能發現自己、發展自我並且重新建構「先知己,再知彼」,並且涵容彼此的心智化能力。

#照片來源家長讀書會 #古老兒童團

【關注我們】

發佈留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