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靈是一盆盆的植栽

〈與青少和家庭同行〉第七十五章—在家庭互動中培養孩子心靈的沃土

孩子的心靈是一盆盆的植栽

自學團老師跟我說,他在引導一位少年往前做選擇、做決定的歷程,少年對於未來、未知、需要挑戰的、有失敗風險的事情,總是不斷說著自己會「怕」。

老師問他:

「你知道自己怕的到底是什麼嗎?」

少年說:

「模模糊糊知道一些吧!我怕做錯決定,選錯了就是個污點,也怕別人覺得我很遜、沒能力,更怕發現自己其實是個廢物。」

「害怕」不會是突然降臨到少年的心智中,「害怕」的心態生成有一定的歷程和脈絡,我和老師們繼續往少年的生命經驗去探究。

要探究孩子的生命經驗,大部分的工作都先落在家人關係與家庭經驗中,然後再延伸到學校經驗、同儕關係、學習狀態與師生互動……。

因為我和少年的母親是熟識的,我開始與老師對話起少年母親跟我訴說的生命經驗。那些刻在少年母親生命中的失敗、挫折,幾乎都成為不太能說出口的傷痛,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說,她幾乎是不談事件,只用許多形容詞快速掠過,但用語之重讓我心疼。

「要說起以前的成長經驗啊!最大的痛苦就是知道自己做不到很多事,還有做了就失敗。所以我總是害怕很多自己還不會的事,擔心著這些事會做不好,害怕自己很差。但人年紀總是有了,我還是會硬著頭皮去做啊!那時就是沒辦法,雖然內心還是很害怕。」

少年與母親是親密的,雖然在家庭中他們的衝突最頻繁,但母親是少年最貼近的對象。母親的叮嚀和期待,少年總是時刻放在心中。於是,少年對於成長過程中會遇見的未知和可能性,也就在一種幽微卻綿密的互動中,與母親共感了。

我想到兒時對孩子說著床邊故事時,希冀透過床邊故事傳遞給孩子的通常都是正面的、積極的、充滿勇氣的,鼓勵孩子去嘗試,可以擴展孩子想像世界的各種元素和刺激;即使在故事中孩子感到某種應該畏懼的事物或能量,也應該是啟發孩子更深刻的、對未知的敬畏,對生命複雜性、多元性的看見。那些看見會讓他更警覺、更謹慎,更能理解人是透過學習、看見更多未知去擴充自己的。

如果父母能擴展自我,透過失敗、陷落的經驗淬煉出對生命更深刻的看見,汲取生活中各種微小的學習可能性,滋養的不只是一己的肉身,也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

這些在家庭經驗中的互動與共感,不需要刻意經營;它們會在對話中、神情交流中、舉手投足中,涓滴成流,緩緩流入孩子的心田,助益孩子養出一塊心靈沃土。  

【關注我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