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繪曼陀羅之五

〈與青少和家庭同行〉第八十六章—好好對話——那些不敢言說的、讓人痛苦的生命事件

一位媽媽問我:

如何好好地、真切地與孩子對話那些曾經讓他受傷的生命事件?每一次孩子控訴般地說那些我們為了強迫他去上課所做的事、說的話,都會讓我們僵在原地,無話可說。

我想到一年多前一位青少年跟我分享的事。傳了訊息問他,可以讓我把這段母子對話稍做改寫,也分享給有同樣困難的家庭嗎?

青少年一口應允。

這是一年多前的對話紀錄了。某次和青少年面對面長談。他突然說:

「最近有一次和媽媽的對話,可以跟老師說,我想老師應該會想聽。

應該是兩週前吧!有一天晚上全家去外面吃完飯、回家。我準備去洗澡,媽媽突然來我房間,問我可不可以聊幾句。我說好。

接下來媽媽停頓了好一會兒(男孩此時輕輕微笑著),說了:『媽媽想跟你好好地道個歉,那時你還那麼小,小二而已啊!我讓你誤以為媽媽和生輔組長想一起抓你進校門的那件事。(我在想應該是老師有跟媽媽提到我一直很在意,也一直覺得這是自己內心很深的創傷)』

媽媽接著說,那時,她沒預期地懷了小弟,那個人生階段她總是急躁地想掌控一切,但我卻拒學了。而且我才小學二年級啊!她真的覺得自己很失敗,內心只想趕快解決可以先解決的問題。懷孕或工作都是她要自己面對的,於是她就理所當然地覺得只要我去學校,這個她目前最痛苦的事就可以迎刃而解。她說當時自己的身心狀況很糟,常常白天逼我去上課,到了公司廁所就自己偷偷哭,晚上一個人在浴室也會痛哭。

她還說自己不是想找藉口,是真的覺得欠我一個道歉。如果我現在有比以前走得順一點、好一點,更懂事一點,那些是我自己很努力。媽媽覺得我比她更努力讓自己好起來,她想告訴我:『其實媽媽很佩服你,是你讓媽媽有了再成長的機會、動能和勇氣。』」

我問男孩:

你怎麼回應媽媽呢?

男孩說:

「我好長一段時間沒辦法說話,媽媽是邊說邊哭的,我發現自己也哽咽了。就跟媽媽說『沒事了啦!妳一直哭,等一下害我也哭,我是男生餒,跟妳一起哭得亂七八糟,很丟人餒。』後來去洗澡,我真的好好哭一場,也想到媽媽那時只能躲在浴室哭的無力和無助,有一種終於跟媽媽站在一起的感覺。其實這些年她真的很辛苦,但我是真的這一晚才有和她終於和好的感覺。」

在<把握引導退縮孩子黃金時期>的貼文中,我提到:

因為協作,我們洞悉:

在關係中建立起來的認同感、信賴感與推進力,可以成為青少年想要自我實現的驅動力。在關係中形成專屬於彼此的空間,那個空間也可以視為一個「無形的容器」。容器雖無形,卻讓人安心,可以讓青少年在其中卸下層層如盔甲般的防衛。人,不用防衛自己,就能讓情感帶著自己往前走,那是順著自性而走的路。

在協作中,我們明晰了——

一個人得以如實地撿拾過往的生命經驗,在被溫暖地接納之後,轉化敏感的心緒去瞭解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藉著這些過往,在當下整合為走向未來的能耐。

一個人只要能夠回觀過去、反思那些生命經驗何以發生,就能把目光聚焦於當前,也會更有能力去因應未來生活的難題。從過去走到現在的生命脈絡,都去細細看穿,他才會找到自在、自如的自處之道。

 

*照片是青少年手繪曼陀羅之五

*兩極相融產出的和諧之美

【關注我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