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框定問題

〈與青少和家庭同行〉第四十六章—重新框定問題

最近讀了《變—問題的形成與解決》,一打開書頁就欲罷不能;三位治療師在一百多年前苦心孤詣鑽研出來的工作方法,讓我驚嘆連連。

我不停將保羅.瓦茲拉威克、約翰.威克蘭及理查.費雪的工作方法帶入我的青少年工作中進行咀嚼與反思,對於拒學/懼學的形成有更清楚的看見,解決方法也有更聚焦的工作方向。

在多年的心理治療工作後,三位學者一致發現,他們對治療方法的不確定,治療時日的拖延,以及效果的有限性,愈來愈感到挫折。於是,他們開始重新檢視這些被視為治療正當性的觀點。例如,我們一般認為,要促成變化,必須發掘當事人產生困難之前的個人生活史。但是,不停地探究過去經驗中的成因,也會形成一種自我設限的問題解決方式。就如同拒/懼學的處理方式,如果我們只把著眼點放在要求、引導孩子去上學,常常只會限縮在課業壓力、人際關係或是其他在學校學習上的問題。有可能真正的問題是小孩依賴的需求、母親的過度保護、母子的共生關係,或是父母雙方的婚姻衝突等。

我們要練習重新框定問題,孩子來到我們面前通常都被歸因為拒/懼學,一旦上學成為必須,就成為一種必然的假設,不去上學就變成不正確的事。孩子自己也會說:「我無法在學校待下去,我拒/懼學了。」事實上,如果學校是為了學習/發展一個人,不去上學的人可以只是換個場所去學習/發展個體,那麼,就自學吧!

我們能看到新觀點,就能不被原來的問題束縛,也能自由地選擇不再陷在原來的模式中。問題解決了,有時會出現另一種困難。常常,孩子開始自學生身份了,卻依然陷在身心痛苦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另一個困難,界定另一個問題。

有時孩子需要的是一段恢復身心動能的時間,某些人會稱之為「讓孩子軟爛一陣子」;有時思考面向要回到前面說的:也許真正的問題是小孩依賴的需求、母親的過度保護、母子的共生關係,或是父母雙方的婚姻衝突等。這時,就不再是學習的問題,而是家庭的議題了。  

【關注我們】

發佈留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