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有許多青少年或青年,普遍有一種常態的、對完美的執著;即使是看似邋遢不修邊幅、嬉皮打扮的青年,也有他們認定的完美形象,包括那一身大人也許怎麼看怎麼不理解的裝扮。
前一陣子有一位高中時期很在意衣著、髮型,上了大學卻愈來愈不修邊幅的青年,在大學畢業前與我約相見。
我看著他的夾腳拖、洗到領口鬆垮還有幾個小破洞的T恤,就跟他提到找工作前要先把自己整頓一番啊!
青年聽了我的話,笑不可抑,然後跟我說:
「老師,其實我一直沒有跟妳說我的轉變過程。國高中時,我曾經很在意外在的裝扮、髮型,連書包背帶的長度多少、掛什麼吊飾,都很在意。最扯的是,那時我覺得出門帶水瓶很蠢,如果不是順手拿別人的,就是走進7-11買水。現在想想,一樣是瓶裝水,但拿自己家裡的好像就特別媽寶。其實保特瓶才不環保哩!我現在走到哪都會自備環保餐具,然後覺得這樣的自己更酷。
高三時,有一天早上在鏡子前面弄好自己,自覺很帥地走到擁擠的、等公車的人群中,有幾個人推擠著我,在公車上的乘客拉著吊環的手肘撞到我的頭。我第一直覺是想罵髒話,因為頭髮肯定被弄亂。髒話沒有罵出口,我的心卻突然好慌……那是一次很奇特的經驗。我突然心跳很快,突然覺得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整台公車本來就很擠,我怎麼這樣就想罵人!這種自我懷疑的感覺接下來不斷出現,我開始找一些讓自己心緒能穩定一點的方法。然後就發現一些身心靈的東西很吸引我。老師記得那陣子我會跑去問妳賽斯,妳總會說『先準備統測,要學這些什麼時候都可以。』慢慢地,不用再問妳,我的心好像安定下來。上了大學,更自由,我花很多時間學習,也花很多時間思考,但也開始變成大人口中外表愈來愈邋遢的年輕人了。老師不用擔心啦!現在要等服兵役,未來要找工作,我會適度的整理自己,畢竟我要養活自己,對吧!」
心理學家Erikson提出自我認同的形成最主要是在13-19歲的青少年時期。後來他的學生James Marcia在1970年代以美國大學生男性為研究對象,進行實證調查,研究發現自我認同是在二十三歲左右才完成。台灣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在著作中卻述說我們這個時代共享著一整個世代的晚熟。他以「不安的社會,提前的青春期,不成熟的父母,進不去的社會」來論述現代人恐怕一輩子都在與自我認同這件事共舞!
回觀我的青年,那一次在擁擠的公車人潮中的心慌感,讓他放掉原本以為要緊抓著不放的自我形象認同;因為放掉了原本的認同,他才有餘裕重新找自己。因為可以重新找自己,才能以比較真實的樣子、讓自己和他人都舒服一點的方式和外在世界的人事物更自適的相處。
能像這位青年這樣的長大,是挺美好的一件事。但在這個高壓的時代,好好長大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近年來因著教育功績化思維,我們的孩子光在學習階段要不斷競逐一切顯於外的、被社會結構的主流價值就常常把自己弄到身心俱疲,有些孩子甚至是傷痕累累。我看到有些孩子為了自我保護,只能不斷退縮,不停地在內心世界築起銅牆鐵壁。對於這樣的孩子,要能靠近他們,已經是不容易;要更貼近他們、牽起他們的手走向外在世界,恐怕得要更細緻地去思考與行動。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