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少和家庭同行〉第八十二章—給父母的,靈魂自我叩問

前文提到我們這一代的青年與青少年普遍性地帶著「永恆少年」的原型特質。今天繼續引用Marie-Louise vonFranz的看法,針對帶著「永恆少年」議題的孩子,我們可以與之協作的工作方法。

Marie-Louise vonFranz在書中提到:

「一般年輕人所受的苦,部分來自於內在他們已經是相當具有效能及理解力的成年人,但是外在他們卻沒有得到使用這些能力的機會。他們被社會所抑制,造成的結果就是感到無聊。十四歲到十八歲之間的學生,他們可以做出理性的判斷,內在也是豐富而具有想像力的。但在外在的情境中,他們仍被以孩童看待,這時生命會受到阻滯,內在的情感漸漸貧乏,常常就困在一種不知生活目標為何的茫然中了。」

上述這段話我是極有共鳴的。陪伴青少年長成青年這條道路上,我走了二十餘載。總是反覆自我叩問:是否真的在他們長大成人的重要階段,給了最適切的引導?

vonFranz的這段話,喚起我再度叩問自己,撞擊我內在反思的門扉。從靈魂深處發出的提問更深刻;這些提問,我也想請「每一位同為父母的大人」試著問問自己。

「我們的孩子,是否總是思想多於行動?」

「我們的孩子,何以缺乏使用各種能力的機會?」

「我們的家庭是否過於溫暖舒適,我們對孩子的言語是否總是視他為孩童?」

「我們是否認為外面的世界太危險,總是試圖給予最安全的保護和提醒?」

「是什麼讓外境出現挑戰時,孩子總是躊躇?是什麼讓孩子不敢冒險?」

「面對孩子的困難,我們是否總是停在父母式的想像,從不願、或不敢真正去與孩子對話?」

「把這些年輕人當作孩童看待的人,是誰?」

「抑制了年輕人的社會,是我們共構的。我們能做些什麼改變?」

「當前極盛的物質生活,何以阻滯了年輕人的生命?何以削弱了他們的情感?」

每一個自我叩問,都重重地撞擊了我,擁有各種身份的我——身為母親的我、身為老師的我,還有自以為擁有開放思維,行動極具彈性,也能聽進他人聲音的我。

那些撞擊,讓我自覺身為一位母親,該再多放手一點;身為一位老師,該再開放一點;做為一位大人,我應該讓自己成為安然若素的存在——站在孩子身後,看著就好。

 

#圖片來源幾米繪本

【關注我們】

發佈留言

返回頂端